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们)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模式”或“道路”是现代化的执行方式,也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它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模式”或“道路”与地域、文化背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位于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也可能形成类同的“模式”。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苏俄工业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措施。此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实行特殊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明“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苏联模式”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
2 .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撬动了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材料三: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1)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各自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根本失误在于
A.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
C.忽视民主和法制
D.缺乏科学管理和有效的内部协调
2018-04-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