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7~1932年,苏联居民认购“工业化公债”额从7.26亿卢布增加到了39.22亿卢布,增长了4.4倍,从1927~1938年公债额增加了18倍。通过精简机构,行政管理费从1926~1927年的4.64亿卢布减少为1929~1930年的3.82亿卢布。1927年,工业企业的管理费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4.4%,到1929年下降为2.9%。这体现了(     
A.苏维埃国家的艰苦奋斗精神B.国家牺牲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C.西方国家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斯大林模式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
2022-10-14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如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的苏联
1931-1933年上半年苏联出口企业外汇计划完成情况(单位:百万卢布)
年份1931年1932年1933年上半年
全苏粮食出口联合公司203.588.18.7
全苏石油及石油制品进出口联合公司101.989.541.4
全苏木材出口联合公司89.771.1无数据
外宾商店(以外币或贵重物品换取商品)6.949.345.4
古董管理局9.41.51.2

A.以原料和初级产品换取外汇B.成为世界主要产品出口国
C.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D.工业化建设资金来源广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5年,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要消灭商品经济”。1921年,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我们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退向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摘编自边丽冉《论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意义》

材料二   1929年被斯大林称为是大转变的一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已定,“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急风暴雨式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展开;国有经济在工业产值中已经占了绝对优势。随着新经济政策被抛弃,苏联模式开始形成。强调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增加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但忽视效率。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民经济中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一直为226,直到苏联解体。

——摘编自孙代尧《苏联模式的历史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经济思想的变化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4 . 有学者指出: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苏联整个的国民经济得以最大限度地集中。这一蓝图提出了一个与市场资本主义不同的大胆选择。“这一蓝图”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B.计划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