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2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的宣传画,该国家是
A.德国B.英国C.美国D.苏联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法国共产党员亨利•巴比赛所著《斯大林传》的俄文译本于1936年出版,定价低廉到只要1卢布,印数则达到30万册。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确立斯大林体制
C.鼓励个人崇拜
D.宣传法国革命
2017·浙江·一模
名校
4 . 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联)对人类20世纪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人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②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
③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
④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2017-09-04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选考科目2017年8月联考(A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把经济制度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认为只有市场经济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自由,因为只有经济自由的市场经济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理想地发展。据此可知,弗里德曼主张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
C.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实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
2017-08-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山东潍坊高三下期四县联考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6 . 1930年,斯大林说:“当我们已经不需要容许某种程度的私人贸易自由的时候,当这种容许只会产生坏结果的时候,当我们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商业组织来调整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而不必依靠私人贸易及其私人流转,不必容许资本主义某种活跃的时候,我们就‘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这表明斯大林的根本意图是(   
A.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B.否定新经济政策的全部价值
C.排斥市场调节对经济的作用D.强调单一公有制和政府调控
7 .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运动)。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应是这一观点
A.不可采信B.符合史实
C.值得商榷D.表述隐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1935年,罗曼·罗兰应高尔基的邀请访问苏联。在日记中,罗曼·罗兰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比避免的……”处于对苏联的热爱,罗曼·罗兰决定将这本日记在50年后发表,他不想因为这本书造成对苏联的哪怕一点点伤害,他认为50年后,苏联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认为50年后的苏联是否像罗曼·罗兰所希望的那样解决了存在的问题
A.没有解决。“斯大林模式”一直被坚持着
B.已经解决。通过改革“斯大林模式”被改变
C.没有解决。改革始终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D.已经解决。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
9 . 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这说明了
A.工业化推动农业集体化B.农业实行计划经济的模式
C.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D.农业集体化推动经济发展
2016-12-1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二中等三校高三下第一次大联考文综历史卷
10 . “在西方,它作为社会革命的最后阶段,长期使人恐惧或被人赞美。在殖民地或前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这里的“开端”指(       )
A.以社会主义模式向现代化迈进B.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
C.以暴力革命方式实现民族独立D.以改良的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