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斯大林认为“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为此,斯大林采取的措施是
A.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大力推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承认商品货币的经济职能D.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2022-02-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统练三历史试题
2 . 1929年5月,苏联设立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设备、技术和人才的引进业务。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此现象说明
A.苏联化外部危机为本国经济建设的契机
B.计划经济体制是苏联经济发展唯一模式
C.美国的大力援助,推动苏联经济的发展
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3 . 1935年在苏联斯顿巴斯的年轻矿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掘了102吨煤,超过定额的13倍。此后,在全国兴起学习斯达汉诺夫,掌握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运动。据此可知苏联
A.工业化进程存在左倾冒进思想B.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极力消除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D.工业化的建设得益于工人们的奋斗精神
4 . 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
A.苏联有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B.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离不开苏联的配合
C.苏联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美苏在政治上是对抗关系,经济上是合作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
A.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2018-07-05更新 | 20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29年,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成投产,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有730名。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800人。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这表明当时
A.苏联严重依赖美国资本技术
B.苏联适时把握了历史发展机遇
C.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D.美苏逐渐抛开意识形态分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了
A.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B.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C.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
D.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深处帝国主义的仇视和包围之中,需要迅速增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需要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高度集中化以形成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揭示出斯大林模式
A.适应了现实要求
B.具有显著的成效
C.实现了高度集权
D.扼杀了市场活力
9 . 1936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个苏联大学生在回答他关于外语学习问题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须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
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
C.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
D.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
10 . 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这说明斯大林模式( )
A.完全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是对马克思主义改造的结果
C.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D.是有利于科学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