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7年,苏联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50%的人是文盲,国防力量也比较薄弱,到1933年,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机床制造、精密仪器等新兴工业部门也初具雏形。苏联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一五计划的推动
C.采用战时共产主义D.农业集体化实施
2 . 1952年,苏联某集体农庄的统计数据显示: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生产谷物、牛肉、猪肉和牛奶都是赔本的,而这种现象在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是“普遍存在的”。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A.农业领域改革势在必行
B.实行余粮收集制导致粮食紧缺
C.受制于西方的经济封锁
D.发展重工业滞后了农业机械化
2023-11-30更新 | 46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1952 年,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同时,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年提高了86%。若要从根本上改变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     
A.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协调轻重工业的关系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4 . 1927—1940年,苏联平均每年建成8座城市。新城市的建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建立企业—项目投产—工程竣工—城市形成。伊万诺沃州和临近地区集中了大量纺织业市镇,北方和西北形成了大量的木材加工和纸浆制造企业市镇,顿巴斯等地区则形成了煤业市镇。这表明苏联的城市化(     
A.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B.产业结构单一特征明显
C.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D.有利于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2023-05-14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调研(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1930年的苏联宣传画《开足马力,全速前进:五年计划,四年完成!》,该宣传画(     

A.表达了争取国内战争胜利的迫切需求
B.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体现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D.彰显执政者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2年,苏联与德国恢复了外交关系,初步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从1924年起,英、法等欧洲国家承认了苏联,苏联迅速地打开了外交新局面;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苏联这些外交举措(     
A.消除了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分歧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有利环境D.导致了苏联模式的形成
2023-03-03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八单元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7 . 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市选民大会上说:“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五千万吨,钢达六千万吨,煤炭达五亿吨,石油达六千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各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这侧面反映了(     
A.冷战对抗的序幕已拉开B.二战促进苏联工业发展
C.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点D.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凸显
2023-03-0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届高三12月(全国卷)测试历史试题(新教材老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我们必须)给农民提供他们所迫切需要的机器和工具,大规模地投资电气化和灌溉工程来满足农业的需求”;1927年,在联共(布)十五大上,斯大林提出“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如果不这样,“就不能真正推进集约耕作和农业机械化”由此可见,斯大林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是(     
A.新经济政策的巩固与延续B.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重要政策依据
C.余粮收集制的调整与充实D.对列宁电气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3-02-28更新 | 449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0年,苏联的外宾商店,通过向外国游客出售古董、在苏联港口为外国海员提供补给,换取外汇。1931年,外宾商店向苏联普通百姓开放,他们可用沙皇金币购买商品,也可使用日用金器、白银、宝石、外汇现金以及境外汇款进行交易。据此推知(     
A.苏联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体制B.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亟需资金积累
C.苏联经济遭遇西欧国家封锁D.大萧条造成了对苏联经济的冲击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 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

材料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

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
美国71年(1790—1860)66年(1860—1925)31年(1925—1955)
日本40年(1880—1919)36年(1920—1955)24年(1956—1979)
中国18年(1978—1995)16年(1995—2010)11年(2010—2020)

——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

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工业化的意义。
2023-02-14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