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C.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2022-11-16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1·山东·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2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558次组卷 | 7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3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经济下滑
C.“冷战”导致了美苏经济此消彼长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2020-12-19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19高考适应训练试卷 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8年7月,苏联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提出“活跃租让政策”口号,给予优惠,并在报刊上登出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建筑和住宅架设方面的租让意向计划。此举意在
A.深入推行新经济政策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冲击D.激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俄国著名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在总结16-19世纪俄国历史发展特点时指出,“国家日益膨胀臃肿起来,而人民日益贫困消瘦下去”,国家成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克留切夫斯基的上述论断实际上
A.总结了16世纪以来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
B.分析了沙皇扩张政策的产生原因
C.指出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原因
D.论述了沙皇制度出现的历史必然
6 .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一次知识革命,主要依赖于人的知识创造,超越了有型的物质资源。美国通过知识开发和利用,一系列脱离传统工业制造范畴的高新技术和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加快了创造财富和资源的速度。苏联守着传统的工农业,和美国创造财富速度相比,犹如老牛拉慢车。材料说明了
A.经济结构的落后制约了苏联国力的提升
B.苏联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契机
C.教育的落后是苏联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D.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历史必然
7 . 《全球通史》中提到,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工业化,首先重视重工业的生产,然后才是消费品的生产,这意味着推迟了公民对工业化感到满意的时间。如人们获得诸如冰箱、收音机和汽车等消费品之前,政府建设了钢铁工厂和水力发电站。材料主要说明斯大林模式
A.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B.消弭了人民对消费品的迫切需求
C.设定了过高的远离现实的生产目标D.开创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8 .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没有居民证及相关的证明文件,苏联公民就不能异地流动;居民证只发给城镇居民,农民则没有居民证。该制度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城市政权以镇压反革命
B.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C.加大劳动力的计划管理力度
D.杜绝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
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
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
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18年1月,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使学校教育与教会彻底分离,教育面向大众,学校完全世俗化。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指导办教育。1931年,全国高校已经达到579所。1938年,苏联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由此可知苏联教育
A.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干扰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C.为美苏争霸奠定了基础
D.为反法西斯战争储备了人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