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时间形式简介
始于1929年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倡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积极性。
始于1935年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倡导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始于1941年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倡导建立支援前线生产队,保障卫国战争军需物资供应。
始于1967年推广“谢基诺工作法”提倡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节余资金由企业自行支配,奖励超额完成任务。

——摘编自侯宝泉《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材料二   下为图张凡夫《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述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演变。
(2)某学习小组计划举办“新中国的劳动竞赛”主题展览活动,拟将材料二中的宣传画作为展览内容,请结合历史知识为该宣传画撰写一段简介。
2023-03-20更新 | 55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2 . 下表是“1928一1940年苏联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对比表”,据此可知(     
1928年1940年增幅
钢(万吨)425.11831.7326%
煤炭(万吨)355116592.3368%
石油(万吨)11603110168%
棉织品(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301956431%
A.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B.“新经济体制”失败
C.斯大林模式隐藏危机D.苏联开始去斯大林化
2023-02-27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3 .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上所处的位次。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32
机器制造业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073
644
石油322
553
A.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B.斯大林体制弊端初露端倪
C.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D.计划经济具有一定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1937年—1990年美国、苏联、英国、日本四国钢铁产量(单位:百万吨)统计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年份国家
1937年17.75.813.251.4
1950年27.34.816.687.8
1970年11693.328.3119.3
1990年154110.316.589.7
A.苏联、英国、日本、美国B.美国、苏联、英国、日本
C.美国、苏联、日本、英国D.苏联、日本、英国、美国
2021-04-19更新 | 497次组卷 | 12卷引用:考点18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联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据此可以推断出苏联私人企业的发展
缝纫工业制鞋工业食品加工业皮革工业
70%70%34%27%

A.动摇了国家的经济命脉B.客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造成了产业结构的失衡D.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
6 . 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指标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1-04-2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38讲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7 . 下表反映了1940-1944年苏联农民收入来源的比重变化情况(%)。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1940年1942年1944年
交售粮食类产品所得1.00.40.2
交售畜牧业产品所得0.60.40.7
出售农产品所得30.958.864.5

A.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调整
C.集体农庄下个人经济有所发展
D.战争体制影响了经济发展
8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9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

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10 . 下表是1913年至1937年世界部分国家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其中苏联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大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全世界100%)
A.完成了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
B.苏联未受经济危机任何影响
C.开创了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D.新经济政策活跃了市场经济
2019-05-08更新 | 19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10月21日 “斯大林模式”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