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三种现代化模式比较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农、轻、重协调发展
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
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

材料二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运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2 . 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

项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1.657.085.9233.3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0.021.06.015.7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0.13.923.671.4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不详14.933.687.499.1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材料二(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材料三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材料四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1)上述表格反映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哪些特征?指出这一运动的主要目的。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4)指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首要目的。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指出苏联解体过程中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做法。

(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启示?

2018-07-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测试
3 . 下表是1930~1932年乌克兰地区粮食产量和征粮量(乌克兰每年向苏联中央政府上交的粮食量)统计。这表明当时苏联(     
时间粮食产量(单位:万吨)征粮量(单位:万吨)
1930年2290780
1931年1760700
1932年1280770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存在重大失误
B.农村经济建设深受西方经济危机影响
C.农民为国家经济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D.斯大林模式的实行严重挫伤国民经济
4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广人稀
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
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几项重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该表反映了苏联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忽视商品价值规律
C.经济发展很缓慢
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6 . 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
年代193019311932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
外贸总额164315021002661.8510.3477.4485.4523.7475.1271.4485.2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苏联经济建设忽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D.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2018-08-15更新 | 249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2)-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能力提升)
7 . 下表是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的排名,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532
机器制造业4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51073
6644
石油2322
5553

A.1913—1928年停滞不前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促进了1928—1932年工业地位的快速提升
C.1928—1937年工业不断发展得益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开展D.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引下苏联经济得到了健康持续发展
8 . 下表反映了1973年苏联经济与美、法、日的对比,据此可知
苏联美国法国日本
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占企业总数比重11.2%0.6%0.1%1.4%
1000人以上的大工厂生产的工业品占工业品总产量比重61.5%38%42.1%34.4%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B.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C.规模经济是苏联经济模式的特征
D.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新霸主
2017-05-04更新 | 1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试题
9 . 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
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拖拉机42121
联合收割机2111
电力15107432
石油232121
生铁565432
565432

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2016-03-18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0单元 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18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