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为二战期间苏联与德国生产的坦克和自行(强击)火炮的生产对比数据。这些数据可用来印证当时
时间苏联德国
1941年6000辆6075辆
1942年24700辆5500辆
1943年24000辆11500辆
1944年29000辆29050辆
A.苏联工业体系的相对独立性B.人民为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
C.斯大林模式具有战时优越性D.反法西斯战争出现战略转折
2 . 据统计,1928年苏联国家谷物生产总量为733.2百万公担,到1934年则降至676百万公担,净减57.2百万公担。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集体化降低农民积极性B.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C.苏联工业化吸引大量劳动力D.调整工农业比例的失调问题
3 . 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其中指代苏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20-07-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分析数据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数据表

1917年1920年1932年
工业总产值(亿卢布)10314.1368
煤(十万吨)29087644
原油(万吨)9103902140
钢(万吨)42219592.7
棉织品(亿米)25.31.226.94
粮食(百万吨)144.452.5111.6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苏俄(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苏联工业总产量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格材料说明
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3221
机械制造业42121
拖拉机42121
载重汽车116421
A.苏联经济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B.国际环境为其工业化创造机会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发展D.苏联工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20-11-08更新 | 9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11月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苏联工业总产量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格材料说明
A.苏联经济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B.国际环境为其工业化创造机会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发展D.苏联工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020-1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有资料统计,1932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同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这说明
A.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D.美英经济的迅速发展急需向苏联输出过剩的设备和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