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在苏联,1931年农产品价格水平只相当于一战前的50%,同时土地税高达战前水平的22.6%;1932年9月,农民出卖农产品的价格指数为59,而购买的工业品价格指数为121。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农产品的过剩造成了价格下跌B.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初见成效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弊端D.工业化建设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 . 下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 1937年)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的比较。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A.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增长趋势B.未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
C.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3 . 苏联1940年国家工业化实现后,城市人口占33%。而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城市人口占62.8%。苏联城市人口比例远少于英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的人口密度低于英国B.苏联的工业化程度较低
C.苏联粗放发展模式的制约D.两国资本积累方式不同
2022-01-1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0高三·浙江·专题练习
4 . 观察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对下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拖拉机不详42121
电力15107432
石油322121
555432

A.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B.1932年苏联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数据客观上反映了苏联模式的作用
2020-12-0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联盟2020届高三10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1913-1937年的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13192819321937
项目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555432
A.1928年工业生产未恢复到1913年水平
B.1932年工业成就突出是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1937年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工业发展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 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图
A.反映了苏联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B.农业和轻工业呈现出负增长趋势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D.开始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020-07-28更新 | 196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13—1940年欧美诸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比较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国别城市人口比重年均增长率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年均增长率每千居民受过普通教育人数年均增长率
俄国(苏联)2.31.45.1
美国0.71.10.4
德国0.31.0—0.9
英国0.2—0.1
法国0.70.7—1.6

A.俄国和美国逐渐成为世界超级大国B.欧洲完全失去了世界中心地位
C.十月革命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建设D.战争使得资本主义家发展倒退
8 . 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苏联“一五”和“二五”计划工农业产值情况。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实现综合平衡
B.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C.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五年计划造成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倒退
10 . 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成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