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令世界瞩目。这主要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勃涅日列夫改革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就斯大林模式本质而言,它是在俄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为回应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挑战,而以动员型经济为基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斯大林模式是落后国家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普遍有效的“后发先进”的现代化模式。苏联实行这一模式后,以10多年时间就初步实现了经济上的现代化,即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凭借这一成就,苏联模式在当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长时期内,斯大林模式被很多落后国家的人民当作振兴国家和民族的样板。

——陈怡:《斯大林模式与执政党的现代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影响。
2022-08-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4 . 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现代化强国B.是两极世界的重要一极
C.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D.获得了各同盟国的援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是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年均增长率对比情况。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业生产方式急需变革B.工业化建设已独立完成
C.城乡经济差距不断拉大D.侧重于国防工业的建设
6 . 学者指出,"实现强国梦是俄国人的夙愿,历代统治者都在试图实现这一梦想,十月革命后,联共(布)同样没有放弃这一理想,而险恶的国际环境更是加强了实现强国理想的决心,并且把以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以重工业为代表的强国理想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该学者旨在论证
A.社会主义的建立具有历史必然性
B.战时共产主义是应对形势的必须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D.计划经济体制是时代的客观需要
7 .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依靠国家力量有计划推进B.利用西方大危机的外部环境
C.延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D.调动人民生产劳动积极性
2021-07-2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20世纪30年代时,世界范围的知识分子纷纷前往苏联进行参观,正如一位美国教授所说:“现在只有苏俄值得一看。别国,连美国在内,都是束手无策,唯独苏俄一往直前”。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爆发经济危机
B.资本主义制度比苏联的制度落后
C.苏联市场经济体制赢得极大优势
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9 . 面对粮食危机,斯大林认定“小农所从事的个体经济已毫无生命力”“我们在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发展的”。在此背景下,苏联决定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加快推行农业集体化D.提倡垦荒和种植玉米
10 . 据统计,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增长241%,轻工业增长95%;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重工业增长140%,轻工业增长100%,某些重要产品及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甚至增加了两倍。由此可知,苏联
A.斯大林体制的自我革新B.工作重心实现转移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D.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