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是1928年世界主要国家重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较。表格信息揭示出
产品种类苏联德国英国法国美国
电力(十亿千瓦特/小时)5171615113
生铁(百万吨)31471039
钢(百万吨)4159952

A.欧洲国家经济增长率落后于美国
B.美国工业发展速度跃居世界第一
C.欧洲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D.苏联加快重工业建设的迫切要求
2018-07-1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实现集体化的方针。下表所示是1928~1932年集体农庄的建设情况,这一情况
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1932年
集体农庄数量(个)33 30057 00085 900224 500211 100
农户集体化的百分比(%)1.73.923.652.761.5
集体农庄播种面积占全部
农民播种的百分比(%)
1.23.630.963.075.5
A.迎合了苏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B.源于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C.体现了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了失衡D.表明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
3 . 下表反映了1924—1939年苏联人口阶级构成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苏联实施了
成分工人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
192414.8%1.3%75.4%8.5%
192817.6%2.9%74.9%4.6%
193950.6%47.2%2.6%0%
A.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联模式”D.新经济政策
4 . 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下表是对1928~1932年集体农庄情况的相关统计。统计数字表明苏联
时间(年)19281929193019311932
集体农庄败量(个)333005700085900224500211100
农户集达化的百分比1.73.923.652.761.5
集体农庄能种面职占全部农民播种的百分比1.23.630.963.075.5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衡D.农业生产组织规模不断扩大
2022-05-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
武器门类 苏联 德国
飞机 102600架 76200架
机枪 1437900挺 1048500挺
步枪 11820500支 7845700支
坦克 92600辆 41500辆
迫击炮 350300门 68900门

表中数据的对比反映出(   )
A.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B.德国战败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
C.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D.德国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
2020-05-13更新 | 327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苏联“一五”计划执行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1913年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党的十六大报告追加数1932年实际完成数
石油(万吨)9201160190022002100
钢(万吨)4204309301040592
汽车(万台)0.0710202.93
铁路(万千米)5.857.698.898.18
棉织品(亿米)25.8226.78576226.94

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B.急于实现工业化的主观愿望
C.各行业发展比较均衡D.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发展
2019-11-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世界文明史》数据(如下表)表明,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中取得重大成果。此成果的进步作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工业总产值增长1.3倍
国民收入增长86%
劳动生产率提高38%
新建大型企业1500个

A.加速了苏联工业发展的进程
B.构建起苏联初步的工业体系
C.奠定了卫国战争胜利的基础
D.使苏联真正成为世界的霸主
8 . 下表是1929——1933年苏联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等情况

据此可知,苏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A.消弭了美苏间意识形态分歧
B.表明美国极力转移国内过剩产能
C.有利促进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反映了苏联经济体制的逐渐转型
9 . 由下表可推知
表一   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

表二   1940—1945年集体农庄个人经济谷类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比例变化(公顷)

(注:农庄农户当时分得一块供自己支配的宅旁地。个人经济主要指宅旁地经济)

——据《俄罗斯研究》

A.社会环境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经济发展
B.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断削弱
C.个人经济是农民赖以维持生计的依靠
D.一战的爆发深刻改变了苏联的经济结构
10 . 阅读下表,表中各大国钢铁产量在不同阶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美受益于一战且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B.德日未受一战影响但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C.俄国受一战影响但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法国既受到一战的影响又受到二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