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日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加速发展战略”D.斯大林模式
2 . 1929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经济大危机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成为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同时,他还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经济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2021-07-2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学习小组搜集到一幅没有名称的折线统计图(下图)。依据所学知识,该图可能反映的是
A.美国社会失业率的起伏情况
B.苏俄(联)工业产值增减情况
C.苏俄(联)农业产值增减情况
D.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2021-07-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面临发展和生存两大问题。通过打败法西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方式解决了生存问题。为解决发展问题,苏联政府实施
A.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B.肃反运动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玉米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垮了。”苏联“垮了”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失败B.西方的“和平演变”
C.片面强调重工业发展的恶果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从1931年开始,实行配给制的苏联将国营“外宾商店”向苏联公民开放,只允许使用黄金或外汇购物,并在欧美多个城市发布广告,其中一则广告语为“俄国的凛冬已至,向外宾商店汇款能让你们在苏联的亲戚朋友买到暖和的衣服、鞋子、衬衣……”。苏联此举旨在
A.借助危机进行政治宣传B.为工业化筹集所需资金
C.部分地延续新经济政策D.调整不平衡的经济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0年,苏共十六大通过了“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1933年,苏联从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消弭了与美国的意识对抗B.利用外国优势推进工业化
C.经济体制模式在逐渐转型D.新经济政策得到较好贯彻
8 . 1929年4月,苏联《真理报》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使工业尽快适应军事需要……必须周密地拟制五年计划,以保证军用和民用工业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这说明苏联
A.注重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B.盲目扩大工业生产的规模
C.突出工业计划为国防服务D.优先借鉴西方的工业技术
9 . 苏联在一五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参与集体农庄的农户已占6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3%,社会主义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99% ,成了工业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领导地位。苏联的经济发展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推动了新经济政策走向成熟D.助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方式时间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74.425.40.2
1932年51.728.320.0
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2020-07-11更新 | 7181次组卷 | 8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