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苏联工业发展已经超过1913年沙俄帝国的水平,但与同期西方国家的差距过大。围绕推进工业化的任务,苏联政府开始实行“一五”计划,明确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足够的国防基础。国家通过一系列国有化法令,集中一切资金和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工业部门。“一五”计划还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在苏联的亚洲地区新建工厂与工业城市, 从美国和德国引进大量的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方式,建立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等新的工业部门。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东欧卷》

材料二:1933年3月,罗斯福政府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完成了百万青年人的就业,建造防护林带、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等。1933年5月,由罗斯福提出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被国会通过,带动田纳西河流域的人民实现就近就业。在公共工程计划中明确设立了联邦艺术家计划、联邦作家计划、联邦戏剧计划,用以解决各类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的就业与贫困问题。专门设立全国青年管理处,指导帮助将近150万高中生、60万大学生找到了兼职工作。

——摘编自李平《罗斯福新政中的就业政策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苏联工业化战略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苏联的工业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就业措施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苏、美恢复经济的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苏联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到1932年末,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39.5%上升到53.4%,轻工业的比重则由60.5%下降至46.6%。五年计划虽然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但人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并未同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反而降低了。从1929年10月到1930年3月1日,集体化的农户教占总农户数的比例从7.6%猛增到56%。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运用强制手段和“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场运动的结果使苏联构建起完整的“计划经济”制,确立了斯大林所设计的国家统制型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一五”计划期间的核心工程涵盖了国防工业、冶金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各个领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首先带来了对生活、生产资料的巨大需求,而国家的供给能力却严重不足。于是,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被陆续纳入到统购统销的范围之内。为了配合“一五”计划的实施,国家还对重要的生产资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一平衡分配。与“一五”计划几乎同时进行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摘编自董志凯、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建立的途径,并指出该模式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性中国在过渡时期经济建设上的特点,并指出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帮助苏联实现了有效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有效地集中有限的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严重抑制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低下。备战型的发展模式,导致苏联一味追求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但实际上却导致了苏联国民经济内部产业发展严重失衡,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刘玮换《浅谈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虽然人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来重建家园,但战争的胜利却向苏共高层证明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正确性,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则又强化了这种体制。至赫鲁晓夫时虽然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但在改革中却一只脚迈向了民主,另一只脚又陷入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泥潭。而勃列日涅夫一边进行积极的经济改革,一边不断加强党政集中领导制、干部领导终身任职制等,个人集权和特权思想逐渐泛滥。至戈尔巴乔夫时期,强大的阻碍机制致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使其转向政治领域,加速了苏联剧变的历史进程。

——摘编自陆南泉《对苏联改革历史的回顾与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对苏联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指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积累、先轻后重的工业化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和“二五”计划(1933-1937期间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材料三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付一些钱,这是第二。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斯大林通过这种办法,使农民一半的收入交给国家

——摘编自陆南泉等主编《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利弊。
2021-10-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一直实行到1927年。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基本问题是要恢复城乡之间的贸易……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阶级和农村大农场主或富农的产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得到恢复。但实际上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进展。

——摘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
(万吨)
煤炭
(万吨)
棉织物
(亿平方米)
谷物
(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9367.2649.0930.48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世纪)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作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2021-10-1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据【苏】列宁《论粮食税》《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整编

材料二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当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功劳”及其“真正限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用史实说明中国吸取“苏联搞社会主义”60多年来的教训,最终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推进现代化。

——摘自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美苏)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较四   冷战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不要企图将本国的制度强加于人,也不要输出革命。应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尊重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搞任何形式的扩张主义,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凭自身的经济军事优势搞霸权主义。

——摘自白建才《试论冷战的后果与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经济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对两极格局构成挑战的力量中心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分析冷战带来的深刻教训。
2021-09-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从瑞士返回彼得格勒后,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1917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流血事件,下令通缉列宁。1020日,列宁秘密回到彼得格勒领导起义。第二天,他就制定了武装起义的计划。116日晚上,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列宁来到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一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117日,伟大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列宁在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宣布了由他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摘编自季正矩《列宁传》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在列宁看来,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十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意识到要发展整个经济,首先要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尤其在1922年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深入的思考。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陈痛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对新政权制度的设计方案,并概括布尔什维克党在七月“流血事件”后斗争策略的改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2年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哪些“深入思考”,并指出以斯大林为首的苏共中央形成的一整套工业化方针的要点。
2021-08-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的工业化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该计划是在1929年作出立法决议,在参加计划的目的方针和主要任务讨论时,斯大林一贯地强调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对重工业的投入。苏联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产值由1917年的不到3%到1937年的10%,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工业强国,其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摘编自梅春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教训)》

材料二   建国前后,中共中央多次论述了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些重要论述集中阐明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基础极端畸形落后的状况以及力求短期内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中央政府最终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业建设,以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摘编自周明长<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工业城市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的背景。
2021-07-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新高二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