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931年底,苏联各地的集体农庄制度基本一建成,然而农民大批屠杀牲口的现象却时有发生。1932--1933年,苏联政府不顾俄罗斯东南部和乌克兰出现的严重饥荒,在国际市场粮价暴跌的情况下廉价出售了281万吨粮食。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支援了工业化建设需要B.缓解了西方严重的经济危机
C.激发了小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D.加强了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
2021-06-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五年计划取得了成就,但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1992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值得仿效的理由。
2021-05-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3 . 斯大林模式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中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由此可见,斯大林模式(     
A.使苏联经济得到持续发展B.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D.是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控制
4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兴起了一场广大妇女志愿从事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所谓“妻子运动”,得到了妇女们的积极响应,剩余劳动力得以合理的利用。该运动
A.适应了新经济政策的需要B.推动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民主D.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28年7月,苏联以人民委员会的名义提出“活跃租让政策”口号,给予优惠,并在报刊上登出在矿业、加工工业、农业和土壤改良、建筑和住宅架设方面的租让意向计划。此举意在
A.深入推行新经济政策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积极应对经济危机冲击D.激活社会经济发展资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对农业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从苏联(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2020-03-07更新 | 564次组卷 | 2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清蒲中学昆山路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2016-11-21更新 | 5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