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B.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020-10-05更新 | 6144次组卷 | 5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情况:“从制造火车头到开公众浴室、从供应面包到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律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下列关于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属于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B.该政策是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
C.该政策恢复和发展了苏联的经济D.该情况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3 .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2019-01-30更新 | 1864次组卷 | 29卷引用:云南省通海二中2019届高三9月份考试 历史
4 . 在西方列强的怂恿和支持下,1918年年初,以高尔察克、邓尼金等为代表的俄国反革命势力相继发动武装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共和国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为此,苏俄政府(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D.确立“苏联模式”
2022-12-08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8年10-12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以劳动手册代替身份证、公民证和其他证件,只有劳动,持有按月标记的劳动手册,才能获得口粮。这主要是由于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D.土地国有化的实行
7 . 我们已处在被包围的要案中,我们从农民手中拿来的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列宁的这番话中涉及的是(     
A.农业集体化的实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C.国家工业化的发展D.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2022-08-1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敬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C.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9 . 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中说:“农民经济仍然是小商品生产。这是一个非常广阔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当然这是在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中保留和复活起来的。”基于这种认识,苏俄对农民实行了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租让制和租借制D.农业全盘集体化
10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法令反映的是
A.土地私有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