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政策 1918-1921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实施________________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内容)
工业全面推行______________控制关系国家命脉的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中小企业等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
贸易取消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实物分配制
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022-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2 . 2020年是列宁150周年诞辰,他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俄国和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这条路上,列宁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和探索,下列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表《四月提纲》   ②实行新经济政策
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④提出著名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2020-06-27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3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3 . 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020-05-23更新 | 21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5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 . 阅读下表,“1920~1921”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比后面几个时期都要高,其主要原因是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2020-01-06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1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统编版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真的。余粮征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6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8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一 历史选择题“五官”解题技巧(时间)-2021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
8 . 一部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后初期历史的电视剧有这样的情节:一位瘦弱的老农,躲在偏僻的角落,出售他袋子里的农产品,他不时东张西望,表情十分地紧张与害怕。此内容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期
B.新经济政策实行时期
C.农业集体化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2018-09-14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年10月18日 《每日一题》一轮复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 .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国内战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