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_______________政策 1918-1921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实施________________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内容)
工业全面推行______________控制关系国家命脉的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中小企业等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
贸易取消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贸易
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实物分配制
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分配

结果
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022-06-0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晨读晚背】2022年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默写记背(经济史)
2019高二上·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2 . 阅读下表,“1920~1921”年苏俄(联)农民平均税款比后面几个时期都要高,其主要原因是
年份1920~19211921~19221922~1923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10.306.113.98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2020-01-06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1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统编版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