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狠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为了战胜暴徒,苏维埃政权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
A.组建工农红军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行新经济政策D.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1-09-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十月革命后,列宁曾设想用无产阶级国家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在此思想影响下,苏俄政府
A.制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及时改革实施新经济政策
C.明确承认市场的积极作用D.允许多种所有制长期存在
2021-07-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苏是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们都曾探索过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是如何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其建立有何影响?
(2)有人说苏俄曾探索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与“间接”过渡两种方式,“直接过渡”与“间接过渡”各是指什么?
(3)从中苏两国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中你有何启示?
2021-06-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17年底,苏俄国内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主要产粮区、主要原料产地、石油中心、煤炭基地被敌人占领,交通运输陷于瘫痪,80%的工厂停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苏俄
A.建立苏维埃政权不合时宜B.经济发展的落后性
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D.自然资源较为匮乏
2021-06-19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8年8月至1919年8月,苏俄全国只征购到11000万普特粮食,而从1919年8月至1920年8月则征购到了22000万普特粮食。这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农业生产B.苏俄集中力量保障战争的胜利
C.农业集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D.卫国战争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6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这表明列宁
A.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B.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
C.认为余粮收集制是必要的D.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7 . 1921年,苏俄开始采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俄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2021-03-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列宁的这两次讲话
A.前者反映农业集体化,主要为解决战时粮食问题
B.后者反映了农民不能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C.政策调整主要是基于苏德战争结束社会危机重重
D.这反映了苏俄在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9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020-11-25更新 | 339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2018年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过关与随堂检测: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0 . 1918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苏维埃共和国为统一的军营,要求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这意味着苏俄即将实行(     
A.社会主义工业化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农业集体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