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列宁在评价一战期间德国战时计划经济时,认为:“在战争期间为了集中人民的力量不得不由一个中央机关来调节5000多万人的全部经济生活。既然这一点能够在代表少数金融大王利益的一小撮容克贵族的领导下做到,那一定同样也能够在代表受饥饿和战争折磨的十分之九的居民的利益的觉悟工人的领导下做到。”由此可以看出
A.世界大战促使各国政府机构改变职能
B.新生的苏维埃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C.德国战时经济为苏俄建设提供了参照
D.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2022-05-26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列宁制定了一切图书馆都要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基本原则,亲自拟定了图书馆需要回答的项目,其中之一就是“吸引新的读者阶层吗?如妇女、儿童、非俄罗斯人等等?”这说明苏联的
A.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文化传承成为社会共识
C.公共服务体现国家性质D.制度变革影响社会需求
3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先的计划是向农民提供工业制成品作为补偿,但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很多时候不得不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这反映了当时苏俄
A.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严峻B.农民对政府的政策不满
C.经济措施与现实的脱节D.工业化建设的求快求急
2021-12-23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押题信息卷历史试题
4 . 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敬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C.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布尔什维克实行粮食征集制,并进一步地把对粮食的征集变成了对所有食品的征集。这一时期是
A.国内战争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D.农业集体化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