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与之相吻合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2022-12-10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1917-1918年度苏联政府征收粮食7340万普特,1918-1919年度征收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征收21250万普特。这些粮食的征收表明
A.余粮收集制是战时环境下可行的制度
B.新政权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
C.苏联政府牺牲农民利益换取工业发展
D.苏俄政府暂停解决了经济困难
2022-04-29更新 | 457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创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列宁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如果政府的行为是明智的,如果它的措施合乎贫苦农民的需要,难道农民群众还会闹风潮吗?然而政府所采取……一切措施,都是反农民的,逼他们不得不举行起义。”“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C.固定粮食税的征收D.义务交售制的废除
4 . 苏维埃政府曾经有法令规定:国家要对全部存粮实行平均主义分配,不交出余粮者被宣布为人民敌人。与此法令有关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全盘集体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国内战争期间,农民契诃夫拿100卢布到市场购买了100斤粮食,对此判断和理由正确的是
A.真的。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B.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C.真的。苏俄政府改变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D.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6 . 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们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
②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
③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④结论:落后的俄国难以建成社会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