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1919年,列宁认为只有“确立对粮食、布匹和一切产品的垄断,把所有商品都收归国有,规定价格,我们才真正接近了社会主义”。与之相吻合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2022-12-10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2 . 在西方列强的怂恿和支持下,1918年年初,以高尔察克、邓尼金等为代表的俄国反革命势力相继发动武装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共和国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为此,苏俄政府(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D.确立“苏联模式”
2022-12-08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918年,敌对势力“从四面八方发动进攻.占领了苏俄3/4的土地"。苏共中央认为“苏维埃共和国已在敌人包围之中。它应当不是在口头上面是在实际上成为一个统一的军营”。为此.苏俄政府(     
A.与德奥谈判并退出一战B.参加巴黎和会稳定西方秩序
C.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协调英法两国共同打击德国
2022-10-11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1918年苏俄实施的《粮食专卖法令》中规定“凡有余粮而不把余粮运到收粮站者以及滥用存粮酿私酒者一律宣布为人民的敌人,交革命法庭判处10年以上的徒刑,没收全部财产,永远驱逐出村社;对酿私酒者还要处以强制性的社会劳动。”该法令属于(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体制D.斯大林的集体农庄
2022-07-18更新 | 17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0年10月11日,苏俄人民委员会通过《关于废除某些货币结算的决议》,规定:对国有机关和国有企业的职工实行广泛的免费配给制,商品货币关系基本退出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这说明当时(     
A.斯大林模式完全排斥市场经济B.苏俄新经济政策顺应了基本国情
C.苏俄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严重危机
6 . 1918年3月,苏俄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国内战争,到下半年,苏俄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苏维埃政府决定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D.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7 . 列宁曾说:“当时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没有人去考虑为期一年的储备或分配问题,往后只好‘走着’。至于理想追求,虽然俄共(布)有‘纲领’,有‘设想’,但在实际上是无法顾及的。”据此可知,下列各项中与列宁所说的“当时”所述情况相符的是
①苏联深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对危机
③苏俄当时处于国内战争的初期
④苏俄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05-24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是一幅关于苏俄(联)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宣传画。画面中高大威猛的苏俄红军战士挫败了英、法等国的企图。该画反映的事件
A.结束了封建的沙皇统治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D.取得了卫国战争伟大胜利
9 . “我们处于空前未有的破产状况,我们不得不在大战之后又承受一系列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任何其他可能性,而只有立即实行最大限度的垄断。”列宁这番话主要针对的是(  )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行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D.土地国有化的实行
2021-12-0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18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项措施的实施
A.标志着苏俄内战的胜利B.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消除了残存的封建势力D.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2021-11-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