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②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③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④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 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B.农民欢迎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2019-09-1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区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B.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
C.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2019-01-30更新 | 9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二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4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的“阳光灿烂”与政府颁布的哪项政策有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能表明
A.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暂时放弃了共产主义原则
B.苏维埃政府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本国社会主义道路
C.新生政权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
D.苏俄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6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俄和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1913年
1937年
国别
比重
国别
比重
美国
34.2%
美国
41.9%
德国
16.7%
德国
11%
英国
12.1%
英国
7.3%
法国
6.4%
法国
6.9%
俄国
2%
苏联
13.7%
其他国家
25.2%
其他国家
17%


材料三   1913—1940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1913年等于1)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到1937年苏联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上述变化?(要求只答政策和措施的名称,勿需展开阐述)
(3)根据材料三,说明苏联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试分析这一经济特点对后来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7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1
7 .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20世纪20年代的情况时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导致上述局面出现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实行余粮收集制
(2)允许自由贸易
(3)允许兴办私人小企业
(4)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A.② ③B.③ ④C.① ② ④D.① ③ ④
2016-11-18更新 | 9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1
8 . 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是指:
A.没收地主土地B.实施新经济政策
C.签订《布列斯特和约》D.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16-11-18更新 | 9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杨家坪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试题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