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1927—1940年,苏联平均每年建成8座城市。新城市的建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建立企业—项目投产—工程竣工—城市形成。伊万诺沃州和临近地区集中了大量纺织业市镇,北方和西北形成了大量的木材加工和纸浆制造企业市镇,顿巴斯等地区则形成了煤业市镇。这表明苏联的城市化(     
A.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B.产业结构单一特征明显
C.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D.有利于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2023-05-14更新 | 610次组卷 | 8卷引用:第37讲近代西方的商业贸易、城市化进程(讲义)-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时间形式简介
始于1929年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倡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积极性。
始于1935年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倡导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始于1941年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倡导建立支援前线生产队,保障卫国战争军需物资供应。
始于1967年推广“谢基诺工作法”提倡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节余资金由企业自行支配,奖励超额完成任务。

——摘编自侯宝泉《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材料二   下为图张凡夫《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述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演变。
(2)某学习小组计划举办“新中国的劳动竞赛”主题展览活动,拟将材料二中的宣传画作为展览内容,请结合历史知识为该宣传画撰写一段简介。
2023-03-20更新 | 55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3 . 下表是“1928一1940年苏联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对比表”,据此可知(     
1928年1940年增幅
钢(万吨)425.11831.7326%
煤炭(万吨)355116592.3368%
石油(万吨)11603110168%
棉织品(亿米)26.7839.5448%
谷物(万吨)73301956431%
A.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B.“新经济体制”失败
C.斯大林模式隐藏危机D.苏联开始去斯大林化
2023-02-27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4 . 根据图1漫画和图2《苏联工业产值增长表》说明苏联工业化建设(     
A.出现比例严重失调问题B.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提高了苏联生产力水平D.为冷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11-18更新 | 35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年均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出现弊端B.斯大林试图探索符合国情的道路
C.赫鲁晓夫改革冲击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上,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为了满足粮食税条件下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苏俄政府采取租让、出租等方式,把外国资本和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根据人民委员会的法令,国家除直接管理约4500家最重要的大型企业,其余企业都可以出租给合作社或私人经营。1921年12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的法令解除了对小企业实行的国有化,将这些曾收归国有的企业通过出租的方式交还原业主经营,实际上使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非国有化了。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他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关于工业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提出上述看法的原因。
7 . “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有4500个大企业建成并投入生产;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0%,其中轻工业增长了100%;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4%,集体农庄农民收入增长了2倍多;乌拉尔地区及西伯利亚出现了一批工业城市,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达到99.8%。这说明苏联的“二五”计划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
C.以牺牲农民利益为发展手段D.克服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022-06-08更新 | 1044次组卷 | 7卷引用:第27讲两次大战之间的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备课备考通】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选课件(附精选试题)
8 . 航空航天工业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苏联(俄国)是世界航空航天大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519161917
俄国44568614321388
德国13484532818214123
法国5414469754923669
英国2451932614914421

材料二

甲:苏联国产飞机生产数量


乙:苏联航空工业拨款(万卢布)

1929193019311932
飞机制造989.81805.84892.45881.9
发动机制造531.8146436693861.5
科技研发028.11634.8986.5
人员培训00558.8604.1
总计15533272.311153.312055

材料三 在卫国战争的前三、四年里,苏联仅战斗机就生产了49500架而远超德国,二战结束时的国家航空制造业令世人瞩目,它确保了苏联在世界主要军事和航空市场中的领先地位。50年代中期,伊尔-28(M-28)轰炸机和图-16(Ty-16)中远程轰炸机也同时装备苏联空军,苏联空军“一夜之间”完成了喷气化改装。苏联从1945年战争结束开始,不仅以有效的方法赢得了航空制造领域的挑战,而且还在短短2年内,一跃成为除美国之外的一流航空大国。

——据刘凡、华盾《苏联航空工业的兴衰及启示》等

材料四



从“航空航天与国家的国际地位”的角度,解读苏联(俄国)航空航天业的发展。
2022-06-01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1929-1932年苏联谷物出口情况统计(万吨)。据此判断,苏联
A.农产品市场因世界经济危机扩大
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经济建设受到国际政治局势影响
D.农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6-01更新 | 655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10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约有400-500名美藉芬兰人在苏联工作。在1932年,有200名德国人在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有730名美国工程师和专家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工作过。1933年前英国大都会维克公司有350名建设人员在苏联工作。由此可推知,苏联的人才引进
A.借鉴了新经济政策B.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C.缓和意识形态对立D.缓解西方经济危机
2022-05-29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