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7年,苏联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50%的人是文盲,国防力量也比较薄弱,到1933年,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大型工业企业,机床制造、精密仪器等新兴工业部门也初具雏形。苏联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一五计划的推动
C.采用战时共产主义D.农业集体化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不同时期苏联的农业机械产量与保有量的数据。据此可以推知当时苏联(     

年份

拖拉机产量

谷物联合收割机产量

拖拉机保有量

谷物联合收割机保有量

1928

0.127万辆

0台

2.7万辆

2台

1940

3.16万辆

1.28万台

53.1万辆

18.2万台

A.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付出巨大B.“五年计划”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C.机械化助推人民生活水平的飞跃D.计划经济体制助推工业化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斯大林在1926年提出,苏联建设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像英国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也不能像德国靠在普法战争后索取赔偿,更不能走沙皇俄国靠接受奴役性条件获得外国货款,而是要靠苏联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因此,苏维埃当局(     
A.挫伤了工人生产积极性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
C.牺牲了农村和农民利益D.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1933年的苏联宣传画,画上配文的译文为“我们将扩大托儿所、儿童教育设施和工厂厨房的建设。劳动妇女是国家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此画作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有所调整B.经济建设需求变革社会关系
C.积极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D.五年计划侧重教育基础设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
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在1932年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化国家。取得这一成果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B.斯大林模式的正式形成
C.斯大林推行“五年计划”D.赫鲁晓夫的工业化改革
2023-03-07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在此期间,苏联优先发展的是(     
A.农业B.轻工业C.商业D.重工业
8 . 下图为苏联工业产量在全球的占比变动情况,据此可知(     
A.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B.苏联已经实现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C.斯大林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D.苏联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
2023-02-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苏联“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于1930—1933年,只花了二十个月的时间,提前四个月完工。全长227公里,内有37公里人工水道,有5座堤坝和19道船闸,使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至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航程缩短4000公里。“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设的历史背景是,苏联(     
A.新经济政策取得明显成效B.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已经宣告完成D.新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     
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
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
2023-01-07更新 | 2785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