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下表为苏联1928-1932年一五计划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项目棉布毛呢砂糖
完成情况86%56%62%59%34%32%
按“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表格数据能说明的是(     
A.苏联国家建设的急切心态B.苏联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
C.经济危机冲击了苏联建设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2-23更新 | 303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2 . 苏联早期的许多重要的工业和工程都是在外国资本的支持下建立的,如德国人建立了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美国福特公司建立了第一个汽车厂。但到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的工业化开始走向封闭,不仅废除了与西方公司的特许条约,最后一批外国专家也于1934年离开了苏联。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苏联(       
A.工业建设封闭化B.建立了工农联盟
C.优先发展重工业D.经济政策的调整
3 . 1928年,苏联开始大规模发展高等技术教育,并提出改进第二等级学校的教学,使其毕业生具有升入高等教育的足够的基础知识。1929年又把原来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的高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按其专业性质分别划归各有关人民委员部管辖。这些措施旨在(     
A.保障新经济政治能够顺利施行B.满足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完善教育结构层次促进高等教育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培养必备人才
2023-07-28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苏联1928~1940年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人数分布情况。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在逐步确立B.努力顺应科技革命的潮流
C.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建设D.已经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
2023-04-15更新 | 469次组卷 | 5卷引用:(选择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26—1927年苏联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超过1/3依赖进口,到1932年进口机器设备的比重下降到13%,1937年则只占0.9%并开始向国外出口机器设备。这说明(     
A.经济危机阻滞西方对外贸易B.新经济政策推动工业化进程
C.西方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 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

材料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

轻纺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初期)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工业化后期)
美国71年(1790—1860)66年(1860—1925)31年(1925—1955)
日本40年(1880—1919)36年(1920—1955)24年(1956—1979)
中国18年(1978—1995)16年(1995—2010)11年(2010—2020)

——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

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入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工业化发展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工业化的意义。
2023-02-14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1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35年8月,苏联某煤矿采煤工斯达汉诺夫与上级指派的两名助手分工合作,使用普通风镐,创造了当时采煤量的世界纪录,矿场给予他按采煤数量计算的工资奖励,而不是通常的计时工资。此后全苏掀起“斯达汉诺夫运动”,领取计件工资的工人比例上升到90%左右。从中可以认识到(     
A.企业生产管理合理化至关重要B.先进技术的应用创造生产奇迹
C.劳动竞赛支撑经济的不断发展D.市场经济助力生产积极性提高
2023-01-07更新 | 28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9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1 年,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随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通过扫盲和发展各类教育来培养技术熟练工人。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 的口号,把培养技术干部和迅速掌握新技术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这两则口号(     
A.适应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B.呈现出斯大林模式的特色
C.旨在促进技术教育的发展D.反映出经济建设重心变化
2023-01-06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噩梦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题源解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读“苏联重工业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这一时期苏联重工业发展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A.把加强国防力量作为重要目标B.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的确立
C.制定和实施“加速发展战略”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
2022-12-01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谷物(万吨)
1928年425.1355118.217330
1940年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9367.2649.0930.48
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A.国民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B.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果显著D.农民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2-11-10更新 | 711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