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重工业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他提出党不可能等待和应付,应当实行最高速度的政策即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去发展重工业,否则,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材料二   二战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苏联体制的保守和僵化却更趋严重。1984年苏联国民经济增长率仅为2.6%,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增长速度的最低点。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手苏联政坛,在1986年的苏共二十七大上,他提出经济要实行加速发展战略,认为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并非适销对路而是积压在仓库里,不能算是加速发展。工厂、农场、农庄实行自筹资金,取消对本企业生产食品的副业的限制,扩大合作社的活动,鼓励小生产和小商品的个体劳动,关闭不赢利的工厂。但1986~1988年国民经济增长率只有1.8%。于是,1988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要完善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使改革的重点开始了转向。

——摘编自李晓辉《苏联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提出以“最高速度”政策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以及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工业建设方面的成就和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的背景,并概括该战略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重点的转向。
2023-06-29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8 世界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在指导思想上过分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实践中就造成了轻工业与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斯大林以及苏联党和政府对此有所察觉,并在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19331937年,轻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同一时期重工业生产的增长率则将由40.1%降低为14.5%。由于种种原因,重工业完成了计划的121.3%,轻工业完成了计划的85.4%,而农业只完成了76.9%。

——摘编自[苏]列利丘克《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材料二   在斯大林的主持下,苏联实施工业化的指导方针是;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方针在联共(布)党内曾一度引发激烈争论,以布哈林为首的反对派主张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特别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合理平衡。布哈林等人主张,国民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可以避免对农业的过度伤害,在政治上也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巩固。但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适当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以斯大林为首的一派,抓住了反对派在工业发展速度上的缺陷,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从而为在政治上战胜反对派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2)材料二中斯大林一派和布哈林等人对工业化建设有不同的观点,请你从国家发展的角度,选择一个你认同的观点并予以论证。
2023-01-20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高中二轮(全国高考)专题十二 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经历了3个关键性步骤:一是1927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的指示》;二是19294月,全苏第十六次党代会对五年计划草案进行讨论,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三是19295月,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批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之具有法律效力。1929年,苏联利用西方资本家迫切向外输出商品的需求,大量引进外国设备与技术,引进西方专家指导建设。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这期间人民群众以极高的劳动热情从事基础工业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成为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徐浩然《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二   "一五"计划草案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主持制定的。这个计划草案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面建设,一面编制,经过近4年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经19557月第一届金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在苏联政府帮助下,尤其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多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了。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100多年的发展。

——摘编自新华网《新中国档案;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制定“一五”计划的相似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制定“一五”计划的不同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一五”计划的相似意义。
2022-01-05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