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冬小麦位在五谷之列,为中国传统粮食作物,其原产地却在西亚及西南亚,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从新疆一路向东,依年代在空间上循新疆——甘肃——陕西——中原形成一条路线,这条路线就是冬小麦传入中国的路径。由“安史之乱”引发第二次人口南迁,北方移民通过水稻复栽技术,主要致力于对水田耕作制度的改造。“靖康之难”发生的时代,北方人口已形成对小麦的嗜食习惯,这种需求推动冬小麦不断向南方扩张。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冬小麦不断向南方扩张”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政府同各州大农场主签订了几百个合同,缩减了棉田耕地一千万英亩,小麦耕地缩减八百万英亩,玉米耕地减少近九百万英亩。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三   1930—1932年苏联决定向西欧出口小麦等谷物,1930年初定额是1200万吨,……苏联1930—1933年出口西欧1200万吨谷物赚回外汇4.42亿多卢布。

——李玉贞《档案记载的苏联饥荒》


(2)根据材料二、三,20世纪30年代,美、苏针对“小麦”采取的政策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实施的背景。

材料四   1995—2010年中国小麦进出口量变化


——耿宁《我国小麦的贸易状况及其国内供求安全分析》


(3)根据材料四“2000—2004年”我国小麦的进出口贸易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我国一阶段小麦贸易的因素有哪些?
2020-10-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7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60年,美国开始农业现代化。1862年,美国通过了三个有决定意义的农业和农业教育立法;政府用稳定资金和健全制度推动农业建设,30年间建设了数十项大型水利工程。20世纪初,美国实现了农业半机械化。20世纪前期,美国两次农业危机,政府投入重点转向控制农业生产、维持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恢复发展。1940年,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50年后,美国鼓励农用新技术,极力扩大农产品外销,农业水利化、良种化、化学化达到很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

——摘编自《美国农业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26年,斯大林指出没有工业发展苏联农业就无法发展,试图以美国模式改造苏联农业。1929年,苏联农业集体化。1933年,苏联拖拉机站和农场政治部门到村庄,在长期系统引入机械和技术上体现了明显的集体化管理效果。赫鲁晓夫时期,拖拉机站与集体农庄合并,大量垦荒、种植玉米、提高收购价格,为农场人员提供养老金。60年代,苏联农场高度机械化,其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福利机构。勃列日涅夫末期,苏联创造了一个工业投入、工人生 产、科学家规划,广泛参与的庞大复杂的现代化农业系统。

——摘编自《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材料三   1949—2010年,我国农业经历了集体所有制,产品统购统销,农民户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农业主体;农民离土出村的三个农业现代化阶段。2010年前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开始发展,机械化大幅度投入,农业生产率快速提升,同时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导致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业用工成本上升,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转折和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模式从满足温饱和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转向显化乡村价值、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为主,城乡融合体制创新是这一阶段激发乡村活力的关键。

——摘编自《中国农业转型与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世界最早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苏联比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同,简析当前中国农业转型的原因。
2024-06-0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