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962年,学者利别尔曼向苏共中央建议,国家只按品种下达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企业有权自行编制本企业的计划,并按照盈利情况提取奖励基金,为赫鲁晓夫等领导人所采纳。利别尔曼建议及其实施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C.适度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权D.探索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道路
2 .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建立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彻底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C.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D.推动了中国的农村改革
3 . 1964年苏联政府做出决定:对重工业企业,国家只下达产量计划和盈利计划,其他经济指标由企业自行制定;轻工业企业的产量和计划由企业自行制定。当企业完成计划时,企业可以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发展B.试图突破所有制结构模式
C.下放企业管理权给各地方D.给企业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2021-12-28更新 | 649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2
4 . 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试图突破计划体制B.改变所有制的问题
C.以发展重工业为主D.优先解决农业困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956-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示意图,从中可以得的历史结论是
A.苏联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B.苏联改革加剧了世界局势紧张
C.赫鲁晓夫改革促进国民收入迅速发展D.勃列日涅夫改革推动工业总产值提高
6 . 1960年初,苏联耕地与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已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上述结果的取得主要因为
A.坚持了斯大林模式B.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苏联成为工业强国D.苏共“二十大”召开
7 . 根据下列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总产量开荒地的产量其他地区的产量
195382.526.955.6
195485.637.348.3
1955106.847.759.1
1956127.663.364.3
1957105.038.166.9
1958141.258.482.8

A.大大减少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推行开荒运动取得一定的成效D.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2021-08-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1954到1958年,苏联政府投资67亿卢布,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共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据此可知当时苏联
A.解决了经济结构不平衡的问题B.成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
C.成功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经济改革侧重农业领域
9 . 1958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力争1961年之前,在肉类、牛奶、黄油的人均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并要求各地党委书记向保证一年肉类增产两倍的梁赞州委书记拉里昂诺夫学习。这一举措
A.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B.反映了农业成为改革的重点
C.折射出传统体制的影响D.是经济管理模式的重大突破
2020-12-18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统计了苏联八年间某种粮食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19551957195919601962
种植面积(万公顷)20002100220028003500
产量(万吨)18001100550010001800

A.苏联经济结构严重失调B.农业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
C.经济发展要敢于打破思想禁锢D.宣告农业改革已彻底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