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勃列日涅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1961年,赫鲁晓夫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的口号。1977年,勃列日涅夫宣称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位领导人的认识(     
A.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C.脱离了苏联基本国情D.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乱
2022-07-15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苏联坚持“国防优先”发展战略,尽管在钢材、石油、水泥等传统产品的产量上超过美国,但在电子技术、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方面落后于美国10~15年,在合成材料、计算机及其软件工业方面落后于美国近10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A.忽视了民用工业的技术革新B.陈旧观念和僵化体制的制约
C.“攻势外交”消耗国家经济实力D.科研人员功利化倾向日益明显
2022-05-21更新 | 21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自测题(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2019-01-30更新 | 2605次组卷 | 75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5年,在美国出售给苏联的全部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占32.7%,到1983年这一比重降至5.4%。1983年5月,美国推动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签署协议,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对上述情况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加快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加重了苏联经济改革难度
D.促进了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6年,苏联推行的“新经济体制”中规定:企业可以确定工资形式和奖励办法;企业有权处理多余的设备、工具和仪器。这说明,当时苏联
A.政府对企业的指导加强
B.企业所有权走向多元化
C.注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开始尝试建立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1973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
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的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
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
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