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勃列日涅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苏联1965年9月开始实施新经济体制,将国家下达企业的计划指标由20多项减为9项;企业的利润留成由6%提高到17%;企业经理获得确定本企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权力等。这表明苏联
A.沿袭了新经济政策
B.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2018-05-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同步测试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2 . 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B.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D.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3 . 阅读下表,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B.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D.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02-2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精选精练: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从1973年开始到1982年,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建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关键
C.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
2017-11-22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
A.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B.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
C.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D.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
2017-11-22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6 . 俄国历史专家曾言:“在一些年份里,用于军事准备的开支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25%~30%,没有任何人能像军国主义化那样吞没一切,给经济造成了如此严重的破坏,这是在人民面前犯下的罪行。”作者旨在批判
A.美苏争霸导致苏联的经济衰退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
C.苏联对外扩张的大国沙文主义D.军费开支巨大造成民生的凋敝
7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16-12-12更新 | 42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0年浙江省杭州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开学考试历史卷

8 .

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但是,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850万吨,1961—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消极后果。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9 .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到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这种情况体现出苏联
A.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B.新经济制度初现成效
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D.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10 . 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B.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制定了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C.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D.三人都试图以经济管理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