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一书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中国邻邦”。这段材料试图说明
A.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B.勃列日涅夫农业改革遭到失败
C.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根本性质不同D.苏联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 .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的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甚至连国内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也邀请西方国家帮助制定。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苏共已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B.苏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
D.苏联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变革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苏联)玉米的播种面积迅速扩大……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   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

——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对勃列日涅18年执政生涯的评价

材料三   伴随着戈尔巴乔夫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在“公开性”“民主化”和“政治多元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蔓延,社会日益动荡。……苏共的分裂趋势日益严重,领导层内部斗争不断加剧,人事变动频繁,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于半瘫痪状态。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效怎样。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三个口号,是根据戈尔巴乔夫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这种理论的根本错误在哪里,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2018-02-21更新 | 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4 . 韦林斯基是见证苏联经济改革的一位农民。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曾大面积种植玉米,却因气候原因歉收
②1966年以较高的价格向政府出卖了部分粮食
③1987年创办一家服装加工企业
④由于政府优先发展农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 . 1972年5月,美苏签署的条约规定:双方的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实有和正在建设的水平上,苏联为1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陆基洲际导弹占据数量优势主要得益于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
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新经济体制”
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
6 . 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
C.对斯大林体制的小修小补
D.实行政治多元化,取消党的领导地位
2018-02-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7 . 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指的是
A.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破坏自然环境B.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
C.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D.推行政治多元化导致国家解体
8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
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
B.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C.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2018-02-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9 . 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百分比(根据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年鉴》)
1961-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
6.57.85.74.33.6

材料二 (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80年代苏联的理论口号)“20世纪是资本主义存在的最后世纪,到这个世纪末,将根本没有资本主义,或者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残余。”

                                                              ——摘自瓦尔加《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


材料三 西方反苏反共的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并且采取各种手段施加压力和影响,搅乱群众和干部的思想。

                                                  ——摘自1996年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


(1)请结合上述材料和课本所学的知识,试从经济建设理论建设思想建设三个方面对比分析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失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胜利的原因。
(2)从中苏社会主义建设一成一败的原因中得到什么启示。
2018-02-21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