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选择的突破口是机器制造业,对产业技术装备拨款2000亿卢布,希望带动科技创新,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下列对这做法评论正确的是
A.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优化了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
C.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D.经济改革战略突破口选择不当
2 . 戈尔巴乔夫曾回忆说:“经历(1985年)四月全会的转折将近一年后,我们发现改革政策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因而许多人将这一政策视作昙花一现的例行行动……我感到党内和管理阶层官僚在强烈抵制,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却寂静无声。"由此可知,当时戈尔巴乔夫
A.对苏联改革前景持悲观态度B.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力主调整苏联国家改革政策D.强调苏联激进改革的必要性
2020-12-06更新 | 414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87年通过的《苏联国营企业法》ー方面规定企业可以“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批准五年计划”、独立核算和自筹资金;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计划须建立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之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体制改革矛盾重重B.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C.国企改革不断深化D.经济政策实现转型
4 . 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重新整顿农村经济关系,建立各种经济核算组织,改组农工综合体管理 机构为经济实体,广泛推行租赁承包制等。此举旨在
A.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B.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延续新经济政策的做法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20-09-09更新 | 352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苏改革对比简表

中国改革苏联改革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签订包产到户“红手印”;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
1979年7月,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12月,颁发第一个个体工商业执照
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遒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1992年1月,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同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住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
201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90.03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第二位。
1961年,苏联大规模扩大垦荒与玉米种植;同时以国家收购制代替又务交售制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1965年9月,苏共中央实施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苏联经济继续滑坡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企业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行《改革与新思维》一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新思维”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依据材料并结合中苏改革的相关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苏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比发达国家差得多”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
A.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重重
B.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
C.军备竞赛活动的负担沉重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滞后
2019-08-17更新 | 80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海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材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8 . 美国国防部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估计,苏联在计算机电子学方面比美国落后十年,在电光敏感器、机器人技术、信号处理、通信技术等许多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技术领域,苏联也处于落后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当时苏联
A.科技发展受到冷战制约
B.经济体制决定了技术革新
C.“新经济体制”收效甚微
D.科技进步依赖重工业发展
9 . 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苏联)共产党经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一折腾,党就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至此,能够抵抗国家离心力的凝聚力量已丧失殆尽”。这里使苏联共产党“进一步丧失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是因为戈尔巴乔夫
A.经济改革成效不佳
B.签署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C.主动放弃与美争霸
D.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
2019-06-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教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 . 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原子弹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A.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
B.国防建设的显著成效
C.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后
D.重工业建设高度发达
2019-06-11更新 | 98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年10月22日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