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①改革内容: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加大____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
②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
③评价
经济注入了某些____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
没有突破____,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政治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但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①改革: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____,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____,效果有限。
②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3)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①经济改革
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承认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改革取消____领导地位,放弃____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____”,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2022-10-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与发展-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1967年11月,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82年11月,安德罗波夫执政后,揭露了苏联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进一步指出:“发达社会主义本身将经历若干发展时期,而苏联正处在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安德罗波夫这一认识
A.突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理念B.有助于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C.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D.奠定了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至少选择两条),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简要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1-11-02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18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4 . 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后,以“禁酒”为切入口,后因地下市场泛滥、民众意见太大而作罢。在重工业领域,“一个月前讲要优先发展机械制造业,如今却突然冒出一连串需要优先发展的部门…优先发展的清单不知道改动了多少次”。这表明戈氏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国情B.完全违背了苏联当时的民心
C.一开始就背离了社会主义D.深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年,秦的速兴速亡引起整个统治集团的深思。陆贾关于秦的兴亡总结如下:他告诫刘邦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认为秦统一天下之后,继续以“逆取”天下的办法来进行统治,“举措太众、刑罚太极”。陆贾主张“顺守”天下的根本在于以仁义治国,“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

——摘编自汪高鑫《论中国传统史学的经世致用理念》

材料二   苏联的制度模式有诸多弊端,但这些弊端与苏联解体没有直接关系。要说有,也只是间接关系。这些弊端使苏联不得不改革,苏联却在改革中丧失了存在。不过,葬送苏联的不是苏联制度模式,也不是改革,而是改革中的错误。改革在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方向正确不意味着政策的和策略的正确,也不意味着改革一定成功。反过来说,改革失败说明一定存在严重问题,但不一定表明改革是错误的。

——摘编自赵华胜《苏联解体的浅层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陆贾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治国理政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联改革的认识。
6 . 1985年10月,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阿马克斯在布朗大学讲话时说:虽然指望苏联收缩现有的承诺可能为时尚早,但“苏也许不愿承担新的义务,并将努力使仆从国承担更大的负担”。这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经济难以支撑对外扩张
B.苏联放弃了控制他国的企图
C.多极化趋势牵制了美苏争霸
D.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倾向增强
2021-06-02更新 | 422次组卷 | 4卷引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纲要下-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7 . 为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从中可以判断出
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89
社会总产值4.23.31.8
国民收入4.33.21.0
劳动生产率3.33.1

A.苏联经济发展陷入了滞胀的困境
B.多市场少政府是苏联经济发展的出路
C.美苏争霸拖垮了苏联的经济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8 . 1979年,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的《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和加强经济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决议》规定:从1981年起,工业要基本上按照定额净产值制订产量,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基金计划。这一规定说明苏联试想
A.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控制B.通过经济效益来激励企业生产
C.缩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D.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9 . 下图为苏联历次五年计划时期生铁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资料来源《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此表主要说明苏联
A.经济增长模式渐显疲态B.经济改革加速解体进程
C.五年计划得以顺利推进D.经济结构失调逐渐加剧
2021-04-16更新 | 333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8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988年起,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倡把所谓的“民主化”“公开性”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多年后评论说,“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考虑到过渡阶段的复杂性”,“改革”的“这两个内容同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制度发生了冲突”。这一评论旨在强调
A.原有模式成为破坏改革的关键B.社会矛盾复杂阻碍完成过渡
C.忽略国情埋下改革失败的隐患D.个人原因导致整个国家解体
2021-03-15更新 | 1072次组卷 | 12卷引用:考点18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