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一般地讲,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了,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经济地位下降,黄金储备剧减B.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C.美元贬值,导致美元出现信任危机D.越南战争造成美国国际收支逆差
2 .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世界银行的业务工作反映了冷战的特点,贷款的方向和国别都有冷战的味道。冷战结束后,逐步恢复到推动改革以及经济转轨上来,更注重贷款之后用款的效益如何。由此可推知,世界银行
A.业务发展与国际政治有关B.从政治实体向经济实体过渡
C.沦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D.是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的机构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引起价格革命的原因,人们提出很多种看法,其中以美国经济史学家E.J.汉密尔顿的货币数量论影响最大。货币数量学说有着悠久的理论传统,早在16世纪,西班牙和法国一些学者就提出过这种解释。到了现代,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方程式(在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由货币供给量决定),汉密尔顿则是成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

——摘编自朱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新探》

材料二   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

——19447月,孔祥熙密电蒋介石,发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州


(1)依据材料一与所学,指出价格革命的主要表现,并从“货币数量论”的角度说明导致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孔祥熙参加的国际会议的名称,并简述该会议绘制的战后世界经济蓝图。
2021-09-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9月基础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7年前后美国持有全球70%的黄金储备,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这一比例降至50%以下,1968年这一比例进一步降到25%。影响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有
A.国际货币体系自身缺陷B.“滞胀”经济危机的出现
C.美苏两极冷战格局形成D.越南战争造成财政困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6世纪,葡萄牙占据了好望角、马六甲、澳门等地葡萄牙垄断了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
B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
C19世纪,德国开通了通往非洲和澳大利亚的航线,还与美国缔约通商标志着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AB.BC.CD.D
2021-09-06更新 | 4608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北京历史高考真题
6 . 2015年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正式成立,体现出中国尝试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商业繁盛,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远距离贩销的结果。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商帮和江南市镇群落,正是在白银成为通货和计价标准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当时,欧洲人的东来,刺激和吸引东南沿海的商人到南海诸国自由贸易,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的贸易,均用银钱易货。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一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1/3的白银,总数达到2亿两。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白银化。人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各国先后组成了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实行外汇倾销,进行激烈的货币战,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当时,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30%左右,增强了英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二战期间,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蓝图”之一,就是战后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国家定价商品不足5%,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占世界8.73%,居第三’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对外投资2012年同比增长17.6%,创下了878亿美元的新高。而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教师用书《历史·必修2》、人民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采取的金融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历史条件。
2021-08-31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现代史-考点11新中国在探索中发展的经济
7 . 美国学者金德尔伯格指出,20世纪20—30年代由于老牌霸权国家英国无能力提供必要的国际金融体制、贸易体制等全球公共产品,而新兴大国美国也无力提供,从而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处于混乱状态。二战后为了改变资本主义经济混乱的状态,建立的组织分别是
A.联合国   世贸组织B.国联   马歇尔计划
C.北约 杜鲁门主义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21-08-28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5年,美国积极支持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甚至不惜牺牲其他缔约方的利益。为此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14个成员国在日本入关时公开宣称,它们不与日本在关贸总协定内发生关系,不授予该用最惠国待遇。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西欧已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B.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遭到挑战D.资本主义阵营内部严重撕裂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苏联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总额为280亿卢布的货款,向这些国家输出了大量资金、机械、化学、煤炭、动力等各种成套设备和零配件,还输出了大量其他产品和原料,发展了对外贸易,扩大了经济、科技文化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初期的建设。同时,苏联也从这些国家获取了必要的物质技术资源,弥补了苏联经济中的某些缺陷,刺激了苏联生产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经济取得较大进展,尤其在军事工业方面,如原子弹、火箭、宇航等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在世界上已占有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三分之一的人口,它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材料二   二战后,经过自我调节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西欧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基本恢复了经济,并随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开展,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又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起飞”。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达到世界贸易总额的7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先进技术占全世界的85%以上,而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及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控制之中,发达国家成为世界市场的支柱。资本主义国家所拥有的资金、科学技术、科学人才、设备,物质资源乃至经营管理等诸方面,都是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远远不及的。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不仅未因两极对峙而瓦解,而且依然是以资本主义为主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祥泰《简评斯大林关于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理论的是非得失》


(1)根据材料一,分析20世纪50年代,苏联经济取得较大进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并评价这些组织在冷战时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8-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世界银行投票权前十国家。据此可知,在世界银行
名次国家改革前投票权改革后投票权
1美国15.85%15.85%
2日本7.62%6.84%
3中国2.77%4.42%
4德国4.35%4.00%
5法国4.17%3.75%
5英国4.17%3.75%
7印度2.77%2.91%
8俄歹斯2.77%2.77%
8沙特2.77%2.77%
10意大利2.71%2.64%

A.各国经济竞争激烈B.欧美国家丧失优势地位
C.美国居于优势地位D.发展中国家正迅速崛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