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洲经济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拥有全球六成人口。但因建设资金有限,一些国家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建设严重不足,各国要想维持现有经济增长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需投资8000亿美元。现有的多边机构并不能提供如此巨额的资金,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也仅有2230亿美元,两家银行每年能够提供给亚洲国家的资金大概只有区区200亿美元,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2016年1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截止到2020年7月,亚投行有103个成员国。

——童思汝《亚投行对亚洲经济发展影响及对策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意义。
2021-05-05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辽南协作校)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联合国国际粮食危机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将有42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粮食危机,影响1.79亿~1.81亿人,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一边操纵全球粮食贸易体系,构建粮食霸权,一边将粮食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俄乌冲突的长期化。这表明(     
A.美国掌握了全球经济命脉
B.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开始显现
C.贸易体系规范化的必要性
D.全球合作治理模式亟需完善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世界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 20世纪则是世界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人类两次遭受世界大战的浩劫,这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国际沟通与协调的重要,而且使人们认识到重建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的紧迫。

——摘编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材料二   和平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需共同合作加以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战后,美苏间的同盟关系很快为“冷战” 所代替。此后,尽管局部战争不断,美苏对抗严重且多次走到战争边缘,但最后双方都悬崖勒马,转而寻求妥协的途径。

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二战后,有10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获得了独立。但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 发展中国家;再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其经济已接近崩溃边缘。

——摘编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用哪些史实来印证“人们认识到重建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的紧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但最后双方都悬崖勒马,转而寻求妥协的途径”体现为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为当今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2022-11-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2年,面对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趋势,IMF总裁呼吁降低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及各国不应向分裂地缘经济的力量妥协。这表明(       
A.应坚持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遭到普遍抵制
C.要建立经济新秩序D.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夷夏之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农耕经济所哺育的先进的农业文明,同周边民族的游牧经济及其游牧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时的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四方夷狄十分强大,中原华夏诸国不得不增强团结,共同对付四周夷狄。孔子明确表示内诸夏而外夷狄,认为当时中原的些国家能够以礼乐制度治理社会,文明程度高,是诸夏;而周边各族各国则没有礼乐制度,是夷狄。孔子认为,夷狄可以被化,夷狄可以进为华夏;华夏僭乱,亦可以退为夷狄。孟子强调要用华夏的文化礼仪制度来改变四夷,把四方之民纳于华夏文化之下。

——摘编自韩星《华夷之辨及其近代转型》

材料二作为一种世界秩序主张,天下观首先是一个制度世界,它关注的是如何在不同特征群体、不同层次的群体之间建立起和谐秩序;其次,它主张在”“”“天下建立渐次演进的良性秩序;最后,它重视构建一种和而不同的天下秩序。全球化背景下,从国际体系的转型到现代性的危机,一系列治理难题推动了天下观这一古老理念的复苏与重新解释。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中国希望树立积极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为全世界人类的普遍利益作贡献。

——摘编自耿鹏涛《新中国外交观念的构成与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夷夏之辨"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践行“天下观"以参与全球治理的表现。
6 . 阅读经济全球化1.0~3.0的示意图。该图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A.随着世界市场的拓展而迅速发展B.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强
C.与三次科技革命是相互促进关系D.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2-11-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自20世纪60年代始,关贸总协定规定,发展中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贸易壁垒的消除上,可以享受与发达国家不完全相等的优惠待遇。到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较发达国家高13%~15%,还可采取一定形式的进口数量限制和出口补贴。这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世界贸易规则更趋理性
C.发达国家丧失贸易主导权D.国际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8 . 战后国际治理体系的演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行的国际治理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西方大国集团建立的,主要治理机制包括协调国际政治的联合国、协调全球贸易体系的世界贸易组织,协调国际货币体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以及协调国际经济政策的“七国集团”等。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并没有通过全球治理体制的民主化接纳新兴市场的利益和声音,这种冲突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胁。20173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344号决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其中,肯定了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体现了国际社会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共识。但事实上,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仍然是双轨制:多元主义秩序与强权秩序并存并行。

——摘编自曹亮亮《全球治理体系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挑战》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逐渐赢得了国际上的信任和尊重。某高一学生准备制作一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板报,下列可以作为素材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冠华在开怀大笑
D.中国代表和各国代表举杯祝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1-08-18更新 | 15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19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1860年间,世界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5%,而同期的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84%。这一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国际贸易的行列,导致了这一时期国际贸易领的急剧增长。整个资本主义确立时期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欧美工业国家经济的巨大增长推动的。…伴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外贸易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落后地区作为工业回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此外,铁路线在各大洲的廷仲,港口的开发和建设,商船位和航线的增加,都成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宋则行等《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在许多学者看来,这种经济全球化已经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它就必然要被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之中,中国也不例外。所以,对于中国来说,与其被动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进程,还不如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摘绵自【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梳理19世纪末以来的历史脉络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