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
史实结论
A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话等事业在上海发展起来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水平
B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美国成为唯一的世界贸易中心
C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2009年,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影响力提高
A.AB.BC.CD.D
2 .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向西开辟了到达美洲的新航线,向东开辟了到达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等地的新航线,从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正是由此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而持续的推动力。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经济全球化程度再次不断走高。20世纪90年代WTO成立后,经济全球化继续大踏步向前发展,并于21世纪10年代末达到了新的最高点。

——摘编自黄思宇等《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新思路》

材料二   目前,反全球化势力主要持三种观点。第一种并不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比如环境恶化、人权问题,尤其是全球化导致的贫富差异。第二种观点也不反对全球化本身,只是反对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明确地将反对全球化与反对西方联系起来。第三种观点则将全球化视为“殖民化”“西方化”或“英国化”,因而加以反对。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3 . 20世纪8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债已经接近10000亿美元,向发达国家支付的外债利息约占自身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一乃至一半。为了应付沉重的利息付款,第三世界国家相应地减少商品进口,发达国家的失业人口因此增加。该现象反映出(     
A.经济危机具有较强传导性B.自由贸易体系已难以为继
C.世界经济存在结构性失衡D.第三世界反对全球化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