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 56%。在此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这反映出(     
A.国际经济旧秩序已趋向瓦解B.发展中国家普遍掌握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南北双方的经济斗争已消弭D.经济全球化助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2 .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B.社会信息化加快
C.垄断组织的快速发展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3 . 联合国国际粮食危机报告预计,2022年全球将有42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粮食危机,影响1.79亿~1.81亿人,而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一边操纵全球粮食贸易体系,构建粮食霸权,一边将粮食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俄乌冲突的长期化。这表明(     
A.美国掌握了全球经济命脉
B.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开始显现
C.贸易体系规范化的必要性
D.全球合作治理模式亟需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认同度不断提高,根本上是由于
A.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大D.合作与共赢的发展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2000~2018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了
A.中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加深B.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C.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外贸结构发生变化
2022-03-17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清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这些措施反映出中国
A.加强宏观调控经济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逐步确立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成就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国两制”得到成功运用   ②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A.④①②③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③④②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全球化竞争中,荷兰长期垄断光刻技术,成为全球高端芯片制造供应的王者;日本的机器人技术长期领先,一些机器人关键部件一度占据世界九成的市场份额;美国更是在2016年凭借知识产权行业创造了高达38.2%的G DP。这些现象反映出
A.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B.世界各国经济实现转型
C.核心科技自立的重要性D.发展中国家贫困化加剧
9 .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主业是电话和通讯业。20世纪60年代合并了120家工商企业,在海外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扩大到食品、纺织、化纤、建筑、旅游、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部门。这表明
A.跨国公司主导世界经济B.电讯业引领其他产业
C.发达国家转嫁经济风险D.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A.第三世界国家日益走向联合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东西方国家间竞争日渐激烈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