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以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作为协调和管控成员国货币政策、发展资金和贸易分歧的重要平台。冷战终结后,东西方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逐渐融合统一,以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高度互嵌、深度融合。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也为全球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增长动力。当然,经济全球化运转的基础制度架构仍旧以美国在二战结束后主导缔造的基本盘为依托,以WTO为核心的全球经贸治理体制正处于改革争论之中。

——摘编自苏冠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调整与应对》

材料三


——数据来源: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世界银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给此地图命名,并概述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原因。
(2)参考材料一二三,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相关史实,围绕经济全球化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4-08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逻辑使然,是资本全球性扩张与增殖的产物,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自身制度弊端。资本逻辑与国家利益逻辑的勾连使得一国贸易政策充满变数。当经济全球化处于高潮、发挥积极性时,贸易保护主义衰退;当经济全球化处于低潮、更多显露消极面时,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摘编自黄一玲《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兴衰》(有改动)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衰”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具体,史实论证充分且符合逻辑)
2023-04-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举办的部分国际会议

会议名称举办时间参加人员会议主要议题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2年代表来自中国、苏联、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智利等37个国家反对美帝国主义扩张,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维护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和平和安全
印度支那人民最高级会议1970年越南南北两方、老挝、柬埔寨、中国代表讨论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的重大问题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1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等19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参与、合作,促进亚洲太平洋地区共同繁荣
第三届金砖国家峰会2011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的国家领导人深化在金融、科技、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增加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5年代表来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20国集团杭州峰会2016年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的代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据陈泽炎《国庆70周年:从不同时期我国举办的七场重要国际会议看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至少两次国际会议,从中概括一条历史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列出国际会议,结论准确,持论有据,阐述清晰。)
2023-03-2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历史

古代亚历山大大帝给古希腊城邦带去了帝国制度;汉武帝派遣以张骞为首的远征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世纪伊斯兰商人引领亚欧贸易;蒙古帝国的兴盛是马可·波罗成为畅销书作者的背景。蒙古和平时期的副产品——黑死病,引发全球化的倒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开辟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西班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美洲原住民手中夺走波托西矿山。
重商主义时期金融业发达的荷兰因期货和期权交易爆发了“郁金香泡沫”危机。对皮草的需求推动了俄罗斯的领土扩张。1851年,英国召开了史上首个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19世纪中后期一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遭遇了"土豆饥荒",一方面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另一方面引发了"新世界"移民潮。日本在美国的强迫下开放门户。在美国的西部垦荒时期,曾经漫步在大平原上的野牛惨遭灭种。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末,大型企业登场。
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化严重倒退。20世纪既是大众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全球化进程推进的时期。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上表显示出全球化是各种动机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导致全球化的任一"动机",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动机","阐释"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帝国的灭亡、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冷战的结束使得战后最为明显的政治障碍消失了。然而远在此之前,文化和技术上的进步已经在打破边界方面开启了类似的进程。(西方媒体)通过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传播共产主义阵营解体的每个篇章,电视事实上已经推动了结束冷战的革命。如克里斯蒂娜·马茨蔡特证实的那样,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她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西柏林。东德人接受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最早产品是可口可乐,是由西柏林的商店老板提供的。与贸易和商业组织一样,文化行为也已经被全球化了,在信息、观念、品味和价值的持续流动中不断发展。20世纪末,部分地得益于技术和通信上的进步,信息和文化行为真正被全球化了。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流行广告词总结了通信发展的影响:世界终究太小了。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中学历史研究社团的研究性教材《国际经济组织》的目录(残缺)。

第一章国际经济组织概述
第一节国际经济组织简介
第二节国际经济组织的意义
第二章联合国在经济领域的专门机构
第三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四章世界银行
第五章……
第六章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概述
第七章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八章……
第九章亚太经合组织
第十章其他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请对该目录(残缺)某一处进行改动(增加、减少、补充、合并等均可)或不予以改动,并说明修改与否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9-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正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结果。随着中国实力的壮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加深,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也在飞速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在全球化未来的发展中,世界对中国寄予厚望,美联社认为:2016年是全球化“遭受巨大打击的一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陈彩云、陈积敏《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角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自拟论题,并给予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成为现实,发达国家控制了资本的源头和技术手段,从而控制了全球经济的最上游。获利颇丰的第三产业集中在发达国家,第一二产业转移到非西方国家。但是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却不能解决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全球化其实是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分工:资本和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生产放在不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但全球化并没有按理论家们的设想走,并没有给每个国家和地区带来最大的利益,富国和穷国的差距更大了,就连富国内部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区别也很显著。这样,“反全球化”浪潮就形成了,并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冲上高峰。

——摘编自钱乘旦《全球化、反全球化和“区块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对待全球化的态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7-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脱欧”以及美国退出或威胁退出一系列国际制度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国家退出行为的关注。国际制度是规定行为的职责、限制行动及影响行为者期望的持久且互为联系的一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是国际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国际制度的承载平台和表现形式。1945年至2014年间,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发生的成员国退出现象达200余次,其中既有弱势国,也有崛起国、主导国。国际制度既有加入条件的规制,又有退出的自由权利。面对国际制度中收益受损的情况,国家有三种可能的行为选择:呼吁改革、退出和沉默。

——摘编自李明月《国际制度中的国家退出行为:国内一国际互动的解释》


依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制度中的国家退出行为”提出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阐释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1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