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0年之后全球经济进入公众视野,这是一种新的经济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法庭,负责97%的全球贸易。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对全球化的批评者来说,全球经济是奖励少数人而使多数人贫穷的一种力量,削弱了地区和国家政府的主权,全球化一直伴随着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一直处于疲软复苏状态,美国中产阶级进一步退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粹主义盛行,排外情绪高涨。美国政府奉行“美国优先”原则,各种“退群”、欧洲难民潮、英国脱欧等事件均已表明新一轮以“贸易保护、反一体化”为特征的“逆全球化”大幕已经拉开,引发了一些地区金融、政治危机,世界经济再次出现纷争状态。

——摘编自赵燕梅《“逆全球化”思潮与中国引领下的新全球化发展路径》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
(2)据材料二,分析“逆全球化”出现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2-07-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着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等;在人类生产中也出现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全球性问题。这表明
A.人类需要全球治理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形势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进程缓慢
2022-06-30更新 | 125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图1   新航路开辟前东西方主要商路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概况示意图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发展而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规律,不可逆转。但近年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逆全球化的浪潮,在经济上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政治上表现为右翼崛起,孤立主义和单边主义上升。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直接原因是全球化过程中受益群体和受损群体之间的对立;重要原因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何美琳《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当代世界逆全球化现象》

(1)对比图1和图2,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逆全球化”现象的认识。
4 . 下图为1980年和1996年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增速快B.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较缓慢D.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加强
2021-07-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3年世界最富国与最穷国的收入比例为44:1,1998年这一比例为74:1;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的人数从1987年的12亿增长到了2000年的15亿。这表明
A.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C.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D.世界现代化进程加快
2021-07-16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其成员国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体以及不同地域平衡,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在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主要反映出
A.政治的多极化与全球化并存B.南北发展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C.多极化促进经济秩序民主化D.全球化潮流取代区域集团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说明世界文化具有
A.多样性B.排他性C.兼容性D.独特性
8 . 中国宣布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采取各种举措致力于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中国的作为首先促使工业发展迅速的国家,重新审视各自二氧化碳排放目标。这说明
A.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B.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趋同
C.中国主导了国际新秩序D.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建成
9 . 习近平指出,在当今世界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习近平意在 (  )
A.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性B.强调文明的重要性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改变世界气候现状
10 . 2016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B.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C.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迫使美国摈弃对外贸易壁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