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货币体系变迁烛照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从奥匈帝国和俄国流通的不是银币而是不可兑换的纸币以来,实行银本位制的德国再与东欧这些国家开展贸易就吃亏了。实行金本位制要求掌握新的铸币技术,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英国成为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德国贸易的大部分资金是从伦敦市场以先令计算进行融资的,因此也就等于一定数额的黄金。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可以免去信用顾虑,原先的货币制度可以视为前统治者的事物加以废除。普法战争中战败国法国支付战争赔款给德国,德国利用这笔赔款换回黄金并铸造成硬币。1871年,德国实施金本位制。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一部国际货币体系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给美国以极其沉重的打击。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为了恢复世界经济的有序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的提议下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与金融会议,与会的44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运行机制是:规定“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因此而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黄金美元本位”制度。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资金的配额决定各国投票权的大小。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等

材料三   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安理会成员,中国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威来影响世界面对的重要挑战。中国发展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经济在某些方面比美国还强。中国政治改革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在解决全球变暖、艾滋病和能源安全等方面对世界的贡献是非常宝贵的。中国已经崛起并融入了全球资本体系,这使其能够在经济、战略和外交的世界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而推动世界走向多元化。美国和中国应该协作解决有关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比如贸易、货币政策、能源和对外援助,等等。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62个大事件塑造700年世界文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德国实行金本位制的因素。金本位制的建立促进了德国的崛起,结合所学,说明崛起的德国在20世纪初给世界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二战后期世界货币体系重建的时代背景,并综合评价这一体系。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写出本世纪以来中国“融入了全球资本体系”的两例史实。
2024-04-08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世界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不列颠岛进行任何贸易,这是大陆封锁政策开始的标志,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考虑到法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不如英国,拿破仑提出“不能忽视英国的商业在海外占据优势这一事实,因为它是海上的霸主”,“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它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

——摘编自黄振、柳仕超《“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材料二   1944年7月1日,在美国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这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是美英两国逐鹿国际金融舞台的结果,是美国称霸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开始。美国不但可以用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可以用美元支付庞大的海外军费开支。但是,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运转,使各国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发达国家以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利润迅速增加。1998年美国《财富》评选的世界大企业500强中,发达国家就占94.8%。其中,美国的大公司占全部企业的37%,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36.9%,利润额占58%。而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受益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摘编自孙丽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大陆封锁令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形势,并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解决的具体对策。
2023-08-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测训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许多规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维护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霸权地位,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维护美国霸权的重要机制。

——摘编自洪国起等《透视美国人权外交:人权·主权·霸权》

材料二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金融体系的混乱、各国汇率的任意波动,各个国家更加怀念传统的国际金本位制。……19439月至11月,英美两国代表在华盛顿就战后货币体系问题进行会谈。由于英美两个国家经济、政治实力相差悬殊,双方会谈的结果是采用“怀特计划”,同时吸收“凯恩斯计划”中的一些成分。

——摘编自张宇燕、李增刚《国际经济学政治》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的背景怎样?其影响如何?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前期,蜀地流通以铁钱为主,这使得从事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的商人为货币的支付而烦恼。11世纪初,成都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交子。它的形制规范,用统一纸张制作,并制作了特殊记号以防止假冒,任何人都能凭这张纸在参与联保的任意一家商户及其分铺换取纸上所注明的铁钱。从此交子逐渐在蜀地流通开来。

——摘编自何一民等《成都简史》

材料二  到了1859年,随着加利福尼亚、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的日渐繁荣,黄金的年均产量达到了275吨,是18世纪年均产量的10倍。按照这样的速度,10年内的黄金产量相当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至1848年整个356年间的所有黄金产量。尽管关于黄金大幅增加和物价上扬的警告不绝于耳,但除了19世纪末很短的一段时间,通货膨胀并未发生,这一点和16世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摘编自(美)伯恩斯坦《黄金简史》

材料三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国会具有“铸造货币,调议其价值,厘定外币价值以及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权力,“各州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货币,不得指定金银币以外的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法定货币。”1792年《铸币法》规定1美元=371.25格令纯银,与在当地流通的西班牙银元同重。……二战后特殊的国际环境下,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了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

——摘自张兴胜《美元的历史与“道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概括宋代交子在蜀地得以流通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为什么16世纪的欧洲会发生剧烈的通货膨胀?分析19世纪后半期此种现象基本没在欧美出现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黄金支持与赎回功能”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2023-01-0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缘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成立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积极作用。
2023-02-24更新 | 310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 专题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为重建金本位,法国将英镑和美元兑成黄金并封存,美国采取紧缩政策,资本输出减少,使国际经济面临紧缩压力。由于20世纪2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是在国内立法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缺乏国际条约的约束和协调机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比较脆弱。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收支困难和国外挤兑压力,德国和英国先后放弃金本位。两国货币的贬值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英联邦等与之联系密切的国家多效仿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低地国家则以高关税和进口限额予以对抗。金融势力最为雄厚的美国先是实行高关税,后来也放弃金本位,与英国展开贬值竞争。一时间,货币战、贸易战交互影响,困扰着世界经济。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最终于1944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44个国家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认为,它“向世界表明,44国能够相聚一堂,消除分歧,并决定它们将如何在战后货币事务方面实行合作”。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失去了黄金储备支持的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曾一度受到威胁……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开始了他对中东的“穿梭外交”,不断地在华盛顿和中东产油国之间进行游说……最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于1975年通过决议,确认美元成为石油的唯一定价和交易货币,而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都不得不将美元作为储备,石油一美元格局从此形成。

——摘编自李晓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与演变分析--基于美元霸权的视角》

材料二   科索沃地处欧洲软肋,在这个地方挑起战争必然能够迫使国际金融资本因对战争的恐惧而暂停投资于欧元区和大量购买欧元……科索沃战事一起,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就一路下跌,到战争结束时已从1欧元兑1.18美元跌到1欧元兑1.03美元的低价。而与此相反,战争期间美国股市不跌反升……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摘编自王庭东《科索沃战争与美欧经济矛盾》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维护美元霸权的手段。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维护美元霸权的手段,并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4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国挂钩的原则。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为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挂钩,美元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主要储备货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作出合理解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材料一   为了纪念工业革命的成就,英格兰银行将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帮助他完成商业化的企业家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印制在最新版的50英镑面值的纸币上。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18601914年,全球贸易的60%以英镑标价和结算。1913年末,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超过50%是英镑。英镑成为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

——摘编自央视纪录片《货币》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世界经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美国经济的巨大财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二战后不久,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

——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英镑的世界地位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在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简析“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员流动频繁,经济活动增加,促进了货币的使用。但是货币种类繁多,使用不便,容易造成市场的混乱。……他(秦始皇)废除了战国时期各种各样的货币,把方孔铜钱“秦半两”推广到全国,并将铸币权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发行,确保了国家的利益与权力。而秦始皇时于币制的规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货币的形制,直至辛亥革命,这小小的方孔铜钱才结束了它的流通历史。

——摘编自肖浩《从货币发展看中国历史,秦始皇如何统一了货币?》

材料二

时期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18701914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20151130日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要到2016101日才开始生效。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愿意接收人民币,并在国际结算中使用人民币。这是人民币的历史性时刻,此次人民币成功“入篮”,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的第五大世界货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与重大变化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五大货币的有利条件。
2021-05-18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