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里,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在竞相贬值的同时实行贸易保护,造成国际贸易萎缩。为扭转这一局面,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
A.设立国际经济组织协调关系B.抢占殖民地,拓展商品市场
C.建立福利国家缓解社会矛盾D.发起社会运动,实现人人平等

2 . 国际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宋代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瓷、漆器之类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宋代在当时世界上手工业的地位。进口品类广泛,据《宋会要》记载即达三百余种……东起日本,西至天竺、大食等四十余国,涉历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宋代货物流通。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印度半岛、波斯湾沿岸、伊朗、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及和西班牙等地,先后都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证明了宋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1)上述材料反映宋代海外贸易具有怎样的特点?

中国出口丝、茶数目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2)依据上表概括中国丝、茶出口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战后世界经济的规划者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各与会国承诺削减贸易壁垒,并为战后世界的通货稳定而共同努力。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英等国为解决国际贸易与货币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018-09-1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得多的国内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抵制日货的动议。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0年美国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二战结束后,各国为避免出现这一局面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A.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B.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2017年l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都设在瑞士日内瓦。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以“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形式存在,而世界贸易组织是常设国际组织。前者只处理货物贸易问题,解决争端,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后者还处理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其裁决具有自动执行的效力和明确时间表。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关贸总协定签署的背景;与关贸总协定相比,说明世界贸易组织发展的表现。

2017-04-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4月统一测试(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战后,美、中等23国签署了一份协定书,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经济组织,其宗旨有“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该组织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亚太经合组织
7 .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
1930年美国出台史慕德——哈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进口税率至53%,但并未成功解决美国面临的困境。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案”,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后来成为1947年G ATT的基本原则。美国所具有的强大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及借欧洲复兴推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大推动了美国实力的增长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摘引自戴军《自由贸易理论对美国外贸政策的影响及简评》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四十年代美国是怎样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2016-05-1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布雷顿森林协定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呈现的新特征是
A.通讯技术的进步促进世界贸易增长
B.贸易自由化开始从欧洲向世界普及
C.建立起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有效机制
D.通商、投资的经济需求与武力威胁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