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给优势的美国工业制成品在全世界寻求销售市场提供合法顺畅的途径。从1947年到1962年,美国分别同西欧、拉美、东南亚各国签订关税减让协定157项,并于1947年起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多边关税减让谈判,推进了国际贸易领域内的多边主义、非歧视、以及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实现。1962年,国会授予总统减税权力。美国在与各国一起消减关税率。美国在实行上述主流对外贸易政策的同时,1950年,国会修订“互惠贸易协定法”,增列了用以保护农产品的国家安全条款和可以因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而提起申诉的免责条款等,且禁止总统将关税税率减至严重损害国内产业和生产的程度。

——据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中国的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分别为第28位和27位。198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27.8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到了29740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5777.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3962.4亿美元,中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微博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升到了10.4%和9.1%在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中的排名上升到了第一位和第二位,并且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毋庸讳言,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工作仍然存在较多失误与不足之处,但在整体上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摘编自彭波《新中国对外开放与外贸发展同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021-12-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康德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安,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材料二   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环球时报》

材料三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战后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