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欧盟首脑会议确认首批欧元区成员国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随即表示“欧洲政治和经济统一的总趋势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同时希望“欧盟开放他们的经济而不把他人关在门外”。这反映出当时(     
A.世界经济多极化最终形成B.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快
C.国际经济新秩序初步建立D.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挑战
2023-10-05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信阳市(青桐鸣)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反映了欧盟与北约组织成员的重叠状况。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
A.美欧联盟内部关系错综复杂B.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增强
C.欧洲联盟内部离心力量增强D.英国脱欧将动摇美欧联盟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欧共体成员国建交情况表

序号建交国家建交时间备注
1丹麦1950511
2法国1964127
3意大利1970116
4比利时19711025
5英国1972313代办关系升级为大使级
6荷兰1972516代办关系升级为大使级
7联邦德国19721011
8卢森堡19721116

——摘编自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但重新出现的“德国问题”改变了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平衡,为了消除德国主宰和称霸西欧的危险,欧共体通过深化一体化把德国纳入牢固的共同体框架内。同时东西欧国家已经不再为“铁幕”所分隔,为了防止东欧出现动乱和维护欧洲稳定,共同体必须加强地区安全和政治合作,从而摆脱美国的控制,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这使共同体成员国加快了经济货币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谈判。鉴于中东欧的现状,特别是俄罗斯的现状,欧盟试图稳定中东欧的转型国家,把它们纳入“大欧洲”的框架内。无论是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优势来说,还是与新兴工业国家的快速发展相比,欧盟国家都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日益增强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也对欧盟国家提出了挑战。

——摘编自赵伯英《欧洲一体化的动力、矛盾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与欧共体成员围建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欧共体(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表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4 . 1949年11月3日,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接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演说,表达了德国要与法国重建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不久,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阿登纳的演说(     
A.体现了欧洲普遍的愿望B.反映了美国对欧洲的政策
C.符合当时欧洲发展的趋势D.强调苏联对德国影响
2021-11-10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阿合奇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当今欧盟的政治实践一方面在国家与市场一体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另一方面却又在是否应当进一步把欧洲共同体市场打造成统一欧洲国家的问题上陷入僵局。这充分说明
A.贸易自由化与国家统一不相容B.区域集团化不符合全球化趋势
C.市场一体化影响国家主权独立D.贸易自由化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6 . 英国于1960年联合瑞典、挪威、丹麦、瑞士、奥地利、葡萄牙组成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由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后来的发展不很理想,美国希望英国加入欧共体。然而,英国两次提出加入申请都遭到法国的否决。这反映出
A.西欧国家反对冷战政策B.多极化趋势严重受挫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D.全球化进程遭到压制
2021-06-2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9年,英国倡导并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抗衡欧洲经济共同体,但是到1973年,英国却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而在2020年,英国最终又退出了欧盟。英国这一系列调整的目的是
A.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阻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C.维护英国的国家主权与利益D.贯彻执行大陆均势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79年3月,在德法倡议下,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组织。该组织规定,成员国汇率波动不得超过2.25%(意大利里拉不超过6%);各成员国中央银行有义务扶助弱币,稳定汇率。据此推知,这一组织的成立
A.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促进了成员国经济发展
C.加速了欧洲统一货币问世D.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