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盟的建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逐渐认识到,只有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以积极的姿态对抗苏联共产主义。从19471951年,美国对西欧提供了13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90%为赠予,10%为贷款。各受援国纷纷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关税壁垒、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受援国重工业的监督及其对外贸易的控制,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力等。19479月签署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逐渐发展成为包括主要国家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其功能介于超国家常规政府合作之间,因此,从客观方面分析,西欧走向联合,开始一体化进程是从马歇尔计划和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开始的。

      ——摘编自夏路《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欧盟以欧洲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为重要基础,进而不断整合欧洲力量。几个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一直不断。为此,欧盟还建立了一整套维护欧洲长期稳定的有效机制,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内部的稳定与和平。随着欧盟的强力推动,欧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2.6%, 超过美国。欧元的规模、优势及其在货币格局中的比重和作用开始改变美元独霸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面,直接挑战美元的霸权。欧盟的成功经验,让更多地区和组织开始按照欧盟进程,通过一体化来改善本地区体系结构,促进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与发展。

——摘编自黄凤志主编《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实施的欧洲复兴计划的特点,简要评价该计划对西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盟成立的背景,概述欧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2023-01-08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过去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得到控制,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推进,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根据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发行新人民币以代替1948年发行的人民币逐渐被提上了国家财经发展的重要日程。

——摘编自姜长青《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人民币发行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1993年初欧共体宣布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成立。11月,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的“马约”正式付诸实施,将欧共体的经济一体化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1999年元旦,欧洲统一大市场的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2002年元旦,欧元纸币和硬币发行,正式取代12个欧元区国家的本国货币,成为欧元区惟一合法流通的货币。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新人民币和欧元发行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人民币和欧元的相似影响。
2023-02-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加速苏联和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粉碎帝国主义国家的阴谋。1949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签订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阿尔巴尼亚和民主德国相继加入。经互会的宗旨是: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实行在原料、食品、机械、设备等方面的互相协作等。经互会的成立对于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材料二   1951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签署煤钢联营协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5年,六国政府协商确定,欧洲的联合应该首先从经济入手。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包括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两大项,该条约宗旨是创建共同经济区,在各经济部门间逐步实现共同政策;内容涉及关税政策、共同农业政策、运输和贸易政策及商品、劳务、资金的自由流通等。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上述材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互助委员会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共同体的不同及原因。
2023-01-1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欧共体成员国建交情况表

序号建交国家建交时间备注
1丹麦1950511
2法国1964127
3意大利1970116
4比利时19711025
5英国1972313代办关系升级为大使级
6荷兰1972516代办关系升级为大使级
7联邦德国19721011
8卢森堡19721116

——摘编自丁超《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关系研究》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欧共体一体化进程加快。但重新出现的“德国问题”改变了共同体内部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平衡,为了消除德国主宰和称霸西欧的危险,欧共体通过深化一体化把德国纳入牢固的共同体框架内。同时东西欧国家已经不再为“铁幕”所分隔,为了防止东欧出现动乱和维护欧洲稳定,共同体必须加强地区安全和政治合作,从而摆脱美国的控制,建设“欧洲人的欧洲”,这使共同体成员国加快了经济货币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谈判。鉴于中东欧的现状,特别是俄罗斯的现状,欧盟试图稳定中东欧的转型国家,把它们纳入“大欧洲”的框架内。无论是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技术优势来说,还是与新兴工业国家的快速发展相比,欧盟国家都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日益增强的区域集团化趋势也对欧盟国家提出了挑战。

——摘编自赵伯英《欧洲一体化的动力、矛盾与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与欧共体成员围建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初,欧共体(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表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欧洲的联合

19514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在巴黎签署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运作,直接管理各国的煤钢生产和销售。这种通过成员国将部分经济主权让渡给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的方法,为更深层次的欧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1957325日,上述六国在罗马签署《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11日,《罗马条约》生效。196771日,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合并为一,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与丹麦和爱尔兰一起加入欧共体。从此欧共体被国际上认定为西欧的代言人,并成为实现西欧联合的主体。

1983年,欧洲理事会通过一项《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言》,要为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而努力,并争取在外交政策上用一个声音说话,以进一步增强其欧洲性。

199112月,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欧共体今后的任务是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199311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欧洲的联合。要求:将材料分为两段;概括每一阶段的特点,分析原因,解释意义;最后阐述总体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