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是说所有成员国都必须加入一体化的所有方面。如《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内政领域的合作游离于欧盟的政策制定机制之外,而由各国政府商定。这一做法(     
A.体现一体化政策的灵活性B.阻碍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C.背离了成员国结盟的初衷D.确立了欧盟在冷战后竞争的主导地位
2 . 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对外政策报告中,一方面指责西欧国家“奉行经济上的地区主义”,使美欧之间“存在着经济冲突的因素”;另一方面指出,欧共体的发展和扩大“使欧洲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这说明欧共体的成立(     
A.致使国际政治格局变动B.改变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C.促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D.促成欧美建立平等伙伴关系
2023-03-23更新 | 26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一战结束后,法德两国都把战争责任归咎于对方。1952年,两国肯定了共同承担一战责任的观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国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这一变化(     
A.理性地探讨了一战的战争罪责B.缘于对历史事件所持立场不同
C.随着冷战格局演变而不断调整D.适应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需要
2023-01-15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外国语学校2023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冷战开始后,由于“苏联威胁”引出的德国重新武装问题,舒曼计划应运而生。法、比、荷、卢、意希望通过在关系国家经济基础和军备的煤钢部门实行一体化,把煤钢部门的管理权合并起来,即采用一体化体制以对抗德国。由此可知,欧洲一体化始于煤钢部门的初衷是(     
A.应对美苏威胁B.保证西欧和平
C.提高政治地位D.加快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国某学者指出:“要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持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该社会学家强调的是欧洲一体化(     
A.缺乏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B.应增强欧洲国家的文化认同
C.需要兼顾统一性与多元化D.要从经济合作转向政治合作
6 . 欧共体成立后不久,美国工商界便提出“把工厂迁到欧洲去”的口号,以避免欧共体的歧视性关税降低其产品的竞争力;北美自由贸易区刚刚运作,日本跨国公司便把投资重点转向墨西哥,企图通过这个跳板来减少关税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出现这些现象说明区域集团组织(     
A.成为发达国家利用的工具B.具有一定封闭性和局限性
C.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会导致世界贸易摩擦加剧
7 . 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设立了专项基金,当非洲、加勒比海沿岸和太平洋地区的46个国家 的34种初级农产品出口收入因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而减少时,由欧共体给予补偿。这说明
A.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世界格局B.区域集团化阻碍了全球贸易自由化
C.欧共体力图稳定国际劳动分工格局D.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2022-10-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十)历史试题
8 . 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拒绝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两度申请加入,均遭到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最终于1973年加入,但于2020年脱离欧盟。英国对欧洲一体化态度变化(     
A.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B.揭示区域集团化排他性
C.标志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建D.源于国家核心利益考量
2022-09-22更新 | 21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已认识到建立一个泛欧联盟是确保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重新提出这一思想并付诸实施,为此,欧洲成立了(     
A.国际联盟B.北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D.世界银行
10 . 文化聚落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保存了大量历史遗迹的场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空地”的角色

191811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福煦元帅座车上签订。此车厢被命名为“停战车厢”,那片空地被命名为“停战空地”。

1921年至1922年,法国政府出台两项举措,让贡比涅森林中的空地和车厢进入公众视野。19214月,该车厢正式以贡比涅“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内。19221111日,法国政府在“停战空地”上树立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其上刻着一只中剑倒伏、威风扫地的黑鹰(德国象征)。1937年,为纪念福煦元帅逝世十周年,“停战车厢”旁又竖立了一尊高大的福煦雕像,众多政界名流和一战老兵悉数出席,场面盛大。当年1111日,法国政府隆重举办纪念一战停战2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广邀各省代表赴巴黎共襄盛举。

1946年,法国人不遗余力地搜集有关物件,“停战空地”的建筑相继在原地重建。1950年,复制的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法德和解的深入推进带动欧洲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针对“停战车厢”的纪念,更多反映着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也反映着面对过往时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而非狭隘偏激的民族主义,也非以邻为壑、冤冤相报的零和思维。时代的发展赋予“停战空地”新的角色。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40年代前“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形成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化聚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角色的变化及其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