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及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102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重庆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下表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进程,这反映了
时间体系简介
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金银是唯一的信用担保
1918—1939年国际金本位制度恢复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
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
1973—1976年浮动汇率制度过渡时期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
1976年至今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制度改革、黄金非货币化、扩大信贷额度、增强特别提款权等
A.世界经济全球化B.世界格局多极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D.美国货币霸权化
4 .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5年欧盟有510万人出生,520万人死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同期欧盟总人口却从5.08亿上升到5.1亿,移民人口抵消了本地人口的萎缩。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
C.市场经济在各国实行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
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
2019-04-11更新 | 6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9届高三3月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1965年—1992年高收入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能够用来说明
国家类别1965年GDP占全球比重1970年GDP占全球比重1992年GDP占全球比重
高收入国家70.53%74.99%79.41%
不发达国家8.14%8.08%4.25%
A.经济全球化的弊端B.两极格局的瓦解
C.全球经济重心转移D.经济区域化倾向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01更新 | 652次组卷 | 17卷引用:【市级联考】广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全球化会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C.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D.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2016-11-27更新 | 101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苏启东市高二下期末历史(选修)试卷
9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进程中,在这块曾被称为“停滞的帝国”的土地上,奔驰的时间划出一道人类发展的炫目曲线……在60年的岁月、不断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表”,与中国国情和社会实践“对表”,与时代要求和世界潮流“对表”,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在短短60年里,新中国将一个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标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时间”。今日世界,“北京时间”已经不可或缺,“中国因素”日益举足轻重。

——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与党的十六大、十九大决议


(1)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时间”由“几百年来被世界漠视的时区”变得“举世瞩目”甚至“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两条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当前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注意的问题。

10 .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主业是电话和通讯业。20世纪60年代合并了120家工商企业,在海外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扩大到食品、纺织、化纤、建筑、旅游、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部门。这表明
A.跨国公司主导世界经济B.电讯业引领其他产业
C.发达国家转嫁经济风险D.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