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曾任美国商务部长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夏皮罗说:“全球化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当前市场已经或者接近全球化,但是,世界仍然围绕主权国家运行,各国政府拥有设立市场条款的权力,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要受其影响”。这表明(     
A.发达国家仍主导着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冲突剧烈
C.经济全球化推进面临现实困难D.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2023-05-24更新 | 884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20年英国正式脱欧;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其名言“美国优先”,上台后力推贸易保护主义;“意大利优先”“巴西高于一切”等民族主义抬头。这些现象反映了(       
A.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B.逆全球化已成为世界主要趋势
C.全球化进程中的战略调整D.发达国家并非全球化的受益者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冷战帷幕的徐徐拉开,美苏对抗成为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自1947年起,美国一直以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的首要手段,对苏联采取强硬的外交政策。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过去的强硬遏制战略已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刚刚上台的尼克松便提出了以“实力”、“谈判”和“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

——摘自吕佳霞《论尼克松主义与越南战争的终结》

材料二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

——摘编自林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自1947年起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遏制苏联的表现,概括60年代以来冲击美苏霸权地位的多极力量。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3)从以上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2022-04-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文旅综合高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1A)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奈斯比特《大趋势》中指出:“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而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作者旨在说明
A.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B.经济全球化促进民族化
C.民族文化逐渐走向独立D.民族文化依赖全球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大象相逢之日,便是蚂蚁粉身碎骨之时》,漫画标题源于一则非洲谚语。它的寓意是
A.发达国家的联合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B.WTO的成立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得以建立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阻止全球化的进程D.全球化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2021-08-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四县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把50年代,日立、东芝、索尼等分从美国引进晶体管技术。与美国半导体企业主要为军品相比,日本企业利用晶体管制造大众化消费品。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为了军事需要研制成功集成电路(IC,常称为“芯片”),日本半导体企业又对美国的IC技术展开了新一轮穷追猛赶。1976年至1980,由通产省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牵头,组织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结成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本研究组合”,1980年研制成功256K存储器DRAM,比美国早了两年。到1987,日本在全球DRAM市场的占比高达80%,全球前十名芯片制造商中有六家是日本企业。1985年美国就日本电子产品发起30条款起诉,在美国强力施压之下,日美两国于1986年签订了《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该协定导致日本DRAM厂商被完全置于美日政府的监视之下,此后,日本在世界芯片市场上的占有率一路下滑。

一一据冯昭奎《日本芯片业发展之路带来的启示》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一则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论述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表明,目前世界生产总值的1/3、世界贸易额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90%都是由跨国公司创造的,而它们的战略目标却极少同东道国长远经济规划一致,从而对东道国的经济政策产生消极作用。这一现状表明当前
A.世贸组织仍然发挥临时调节作用B.西方殖民国家处于世界主导地位
C.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D.落后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峻挑战
8 . 20世纪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对此,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华盛顿共识”,建议拉美国家推动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在此思想指导下,许多拉美民族企业不敌外来竞争纷纷倒闭,国民经济外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B.美国推行经济利己主义
C.拉美国家在全球化中获利最大D.区域集团化发展严重受挫
2021-07-1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戴维·赫尔德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所造成的资本、商品、技术、人才等跨越国界的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跨国力量和互动的扩张将削弱并限制特定政府对其公民活动所能够施加的影响,国家正经受着可选择空间的进一步退缩。”该观点旨在强调
A.经济全球化导致民族争端
B.跨国公司阻碍了民族国家的强大
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竞争不断增强
D.经济全球化削弱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巴达维说:“在全球化的中心,各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交融正无一例外地在销蚀掉每个国家的权力。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令人十分担忧,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A.对国家主权安全带来空前挑战
B.导致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最终确立
C.阻碍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D.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