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21986年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上年增长%)

年份中国美国苏联
1962-6.55.86.9
1968-6.54.18.3
1974-1.1-0.75.4
19807.8-0.23.9
19868.33.82.3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统计资料》

材料二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各种新势力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西方政府和各种媒介也连篇累牍地宣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权已弱化”,“主权概念已过时”,强调“资本应打破国界自由流动”。1998年,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28.86万亿美元。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发达国家还把污染环境的第二产业大量迁到第三世界国家。90年代造纸所耗木材为50年代的两倍,而美国、日本、欧洲纸制品消费占世界的2/3,所用木材几乎全部来自第三世界。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实力,不仅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新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同样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

——摘编自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困境。
(3)综上,谈谈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2022-01-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摘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摘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的起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解读这一起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022-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   1944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材料三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022-01-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状况


材料二 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现已明确地取代了冷战体系,这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不止是一种经济倾向,也不止是一种潮流。和所有旧的国际体系一样,它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所有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政策与外交政策。

——【美】托马斯·弗里曼《重新定义冷战后时代:全球化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析世界贸易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发展态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
2021-12-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球化和帝国主义一样强化了不平等……全球市场加强了有资格通过不平等方式进行财富积累的帝国形态。例如,印度独立初期,民族主义消弱了之前英帝国主义的影响,贫穷减少;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自由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则与帝国主义时代相似,不平等在这种民主政体里快速增长甚至飞速增加……全球化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加剧了社会财富控制的不平等……随着全球化取得更大的技术进步和社会复杂性,他们创造了极其不平等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体系……由帝国主义强加而不是自然演变的秩序,某种程度上在造成现代社会不平等诸因素中占据首要地位……当工业资本主义用商业和文化的全球网络连接世界的同时,也放大了顽固的不平等和差异……不平等的全球化加速了阶级分化、性别歧视、政治和社会动荡。

——摘自[美]坎迪斯•古切尔等《全球文明史:人类自古至今的历程》

材料二


(1)据材料,归纳帝国主义能够在全球化中强化“不平等”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指出这些因素在战后初期的具体表现。
(2)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写篇关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历史短文。
2021-12-2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当今占人类20%的北方国家,却占有世界国民总值的82.7%,世界贸易的82%,国内储蓄的80%,研发费用的94%,商业借贷的94%,国内投资的80%。这说明当今世界
A.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任重道远B.需大力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要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由下图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8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之一,尽管有着较大的挫折,但依然不断深化向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0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国家间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自由流动,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减少和新型合作的出现,通信技术的进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995年建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发展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舞台,拥有行使决定的权力。

材料二 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第三世界来说,风险多于机会,代价大于利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于穿上了一件紧身囚衣。美国政府认为,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势必造成失业狂潮,这样中国社会就会不稳定,政府就可能垮台。


(1)据材料一,指出“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根本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当前逆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利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
2021-12-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台湾著名作家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2021-12-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20年11月15日,历时8年,关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协议签订,协议由东盟十国发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为重要贸易伙伴参与。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定义是:目前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署
A.利于区域国家的稳定和繁荣B.推动了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
C.创造并完善了自由投资环境D.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得以发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