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6年,亨利·福特将他的第一部汽车开上底特律大街。

1908年,推出T型车,在1908到1927年间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

1913年,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在海兰园设立第一条总装线,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

1914年,宣布公司八小时工作制的最低日工资为5美元,是当时工资水平的两倍以上。

1922年,收购林肯品牌。

1925年,日本公司成立。

1932年,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成功铸造出整体V8发动机缸体的公司。

1948年,生产第一部F系列皮卡,这在汽车史上是最成功的汽车系列。

1954年,推出Thunderbird车型。这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小型运动车。

1956年,福特第一批普通股票出售。

1959年,汽车信贷公司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汽车金融公司。

1967年,欧洲公司建立。

1989年,收购捷豹汽车。投入重金振兴这一英国名贵轿车品牌。

1994年,中国业务部成立。

1996年,成为首家全部生产厂取得ISO14001世界环境标准认证的汽车公司。2000年,从宝马汽车集团正式购得路虎公司的所有权。

——摘自巴克《福特帝国》

(1)根据材料,概括福特公司发展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特公司发展的历史机遇。

(3)简要谈谈你对福特公司发展历程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
国家类别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 129美元
22 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
2016-12-12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北大培文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欧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慢于日本,却快于美国。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在高速发展的20年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而美国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
西欧的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中的比例增大(见下列图示)


材料二: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黄金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趋势(见下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它们的剧变和解体。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的成绩,今天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导致的主要后果。
⑶分析20世纪50年代的前半期,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比“黄金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的原因。
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在20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⑸根据以上材料,可看出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2016-11-18更新 | 10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黄石二中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试文综历史卷
4 . 2009年10月19日中国青岛籍货轮“德新海”号在印度洋索马里东海岸附近水域遭海盗劫持,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形势下国际交通安全问题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使)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991年,当地的索马里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个非洲之角的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

由于贫困和连年的战乱等原因,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国安理会依据《联合国宪章》做出决议,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里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
目前,已有欧盟、美国、俄罗斯、印度、中国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
——新华网消息
材料四“如果由干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索马里海盗猖獗的原因。
(3)结合材料四的两种观点,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6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嘉积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时候(中国明朝),英语只是住在英格兰的不多的几百万人的母语。二次战后大英帝国瓦解了,遗留下来的英语成为国际公共财产。它不再是英国一国的语言,它是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以英语为主要母语和全国共同语的国家有: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大都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20世纪晚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超过3亿5千万,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超过7亿。全世界的学校大都有必修的英语课程。英语出版物比任何语言都多。

材料二英语在美国,随着国家的兴盛而发达,渐渐产生地区性的变异,形成“美国英语”。两次大战期间和大战之后,美国的人员和物资像潮水似的输往战胜国和战败国,同时带去了美国技术和美国英语。当时,各国的闾巷儿童都喜欢学讲几句洋泾浜英语。联合国设立在美国的纽约,无意中扩大了英语的影响。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英、法、西、俄、中、阿拉伯),原始文件的800%都是英文。在没有发明配音技术时候,全世界看美国电影,同时就是学习美国英语。美国电视渗透到世界各国的穷乡僻壤,美国英语和美国生活走进了家家户户。今天国际互联网络上的文字,至少有90%是英文。航空时代需要一种、而不是两种航空语言,英语已经独占鳌头。世界各国的飞机场都见到美国的游客,英语是国际旅游语言。美国是今天的科技大国,英语成为科技语言。科技新术语大都以英语为造词基础。国际会议一般规定用英法两语,实际常常只用英语。英语泛滥世界,主要的推动力来自美国。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岁学人周有光·新浪博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语作为国际共同语的特点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原因。谈谈你对国际共同语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